当工地进行热火朝天的建设时,杨鸣却敏锐的发现新的问题,那就是农庄的人才太少了。
除了农庄种植方面外,养殖、建筑、经商等方面的人才奇缺,至于现在工地上负责建筑的匠人,则是马老在京城请回来的。
杨鸣虽然可以通过资料库来获得技能和知识,可农庄的发展终究不是杨鸣一个人就可以撑起来的,就算杨鸣浑身是铁,又能打几根钉呢?
同时,请回来的匠人大多都是那些个权贵家里养着的,偶尔出来接点小活计,所付出的报酬却是很高的,还不可能长久的干下去,随时都可能走人。
至于民间的其他匠人,要么被别的权贵圈养,要么被拉去服徭役了,能够被随时长久雇佣的很是稀少,也就进一步导致报酬增高。
先不提被农庄外人挣走钱财,只要一想到以后大量的工程建设,和其他方面的进展都要受制于人,杨鸣就是一阵的烦躁。
跟着匠人跑腿干活的则是庄上的庄户,这次的招工信息一出来,可谓应者如云。
这得益于杨鸣开出的相对高薪的酬劳:中午干饭,晚上饭团。再加上杨鸣用工很是尊重庄户,让杨鸣这次的招工极为顺利。
本着尽量平衡的原则,杨鸣一共招收了1名庄户。连带护卫队和黄豆生产人员,招工已经涉及15户家庭,近乎占到农庄家庭的一半。
“马老,厨房安排的如何了?”
这么多人一起用餐,自然不可能再挤在杨鸣的小院之中,重新搭建工地厨房也是必须的。
“庄主,已经安排好了。按照你的要求,中午粟米,晚上菜团,已经都交代清楚了。”
马老最大的优点就是务实,执行力强,在杨鸣吩咐之后,总能极短时间内去尽量落实。
“马老,你觉得,咱们庄子什么时候才能有自己的匠人?”
杨鸣直接讲出了自己内心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