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戏弄时间的幽灵
路明非呆呆地看着昂热,没想到会从一个老外的嘴里,听到这桩明朝史上的第一悬案。
这整个事件的前因后果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那倒也简单。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大明朝的皇太子朱标病死,明太祖朱元璋立朱标之子——朱允炆为皇太孙。
其实朱元璋的儿子并不只有已故的太子朱标一个,也许是因为思念亡子爱屋及乌,也可能是真的看中这个孙子,总之朱元璋最终还是坚持选择朱允炆作为他庞大帝国的继承人,他甚至编了一本《皇明祖训》来告诫后人,明朝的继承制度就是嫡长子继承制度。
洪武三十一年,太祖皇帝驾崩,朱允炆五月即皇帝位,次年改元建文。实际上,朱允炆为皇太孙时,便已担心他的几个叔叔——也就是诸王拥兵自重、多行不法,所以很早就开始考虑削弱藩王的权力,他跟朱元璋之间还曾有过这样的一段对话。
朱元璋说:“朕将抵御胡虏的大任托付给诸王,可令边境不乱,留给你安宁。”
朱允炆却问:“胡虏不安定,让诸王防御,可若是诸王不安分,谁去抵御呢?”
朱元璋默然,问朱允炆的意见,他认为应该“以德怀之,以礼制之,不可则削其地,又不可则变置其人,又其甚则举兵伐之”,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先怀柔感化,若不行,那就夺了他们的一切特权,还不服气就派兵干掉”,朱元璋也认为他的看法确实无可代替。
也因这一判断,造成了朱允炆即皇位后不久,便立刻开始着手削藩事宜。洪武三十一年七月,削周王;建文元年四月,削齐、湘、代三位亲王,废为庶人;两个月后,削岷王,废为庶人。
在一众软柿子叔叔被建文帝解决掉之后,他的刀终于架到了燕王朱棣的脖子上,而朱棣自然是不愿束手就擒,以“清君侧”的名义直接造反,也就是后来的靖难之役。
靖难之役持续了四年,最终以燕军攻入金陵,江山易主告终。
燕王进京后,宫中突起大火,建文帝下落不明,他的结局时至今日依然众说纷纭,有人说他死在了那场大火中,有人说他通过皇宫中的密道出亡,其中最离谱的说法是,他吞食了爷爷朱元璋给他留下的丹药,飞上天去成了仙人。
“好像的确大部分史学家都认为建文帝没有死……可是从校长你的嘴里说出来,还是让我小小震撼了一下。”路明非抓抓头:“感觉马上就要听到什么不得了的历史真相了。”
“很显然,认为建文帝没有死的,除了史学家之外,还有朱棣。”昂热微微一笑:“他派了两个人暗访建文帝的下落,这两个人的名字是胡濙和郑和,路线则分别是本土和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