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问借此旁敲侧击,展开话题,套不了不少信息。
也是托五感敏锐的福,他听到附近众人交谈的内容,也略掌握了些基本信息和说话习惯,避免一开口就露馅。
有的妇人会怜惜道:“哎呀,小问真勤奋,今天也从早忙活到晚哦。也是,老李又在衙门中当差不管事,弟弟妹妹还小,只能靠这豆腐坊维持生计。”
有的会说:“还不收摊吗,早上就听到你起来忙活了,黑夜快来了,可不安全。”
也在路人的各种寒暄和自己的套话中,知道自己的父亲长期在镇府衙门中当差,豆腐坊是已离世的母亲那边继承过来的,有一弟一妹,目前就住在集市隔壁的街道等等。
“小李,你还不收摊吗,黑夜可快来了,当心点!”最后一个顾客离开前跟李问这样说道。
“这就收了,收了。”李问道。
“唉,虽然知道大概在哪住,但具体哪个屋,和这一弟一妹又如何相处,都是难题啊。唯一的好消息,多半还是便宜老爹经常不回家,比起成年人,还是小孩子容易应付。”
一边思索着,李问一边走向集市相邻的巷道中,原身的住所,就在这其中。
这巷道里住着的都是镇子里的小产者或中产者。
虽不大却也不寒酸,比起集市另一边的对街的住民区,整体规格和装饰水平还是高过一两筹。
可以看到这里不少独门独户的小院子,门口也似模似样地摆着各种手艺人的工具。
比如这家门口摆着几件雕废了的木料,隔壁家的门旁有个小草寮,里面养着一匹颇为健实的驴,正低下头吭哧吭哧地从水槽里汲水。
“有雕刻废料的这家多半是雕刻师傅……另一家还养了驴,唔,还有股豆渣味,难道也是做豆腐的人家?豆腐……不会这就是我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