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被打残的守军,哪怕战意激昂,哪怕悍不畏死,但终究抵不过德军的钢铁洪流。
战斗持续了不到半个小时,就以守军败退告终——一个满编营,最后只有不到一百人撤出了战斗。
可能是因为刘俊凯在其中的原因,四人小组的运气不错,炮击的时候扛着苟活了下来,之后不到半个小时的交战中,四人躲着打黑枪,虽然期间危险数次降临,但都有惊无险的安然度过了,终于等到了撤退的命令,被打残的3营以一个排断后,其他人撤出了战斗。
按理说叶浩等四人应该是留下断后的炮灰,但3营的营长和正位觉得他们是精锐的狙击手,没必要消耗在断后中,竟然特批随他们一道撤退,倒是省去了四人的一番算计。
战争爆发了年余,被德军吊打的苏军已经有了脱胎换骨的改变,但相比于横扫了欧洲的德军来说,差距还是挺大,此时的德军依旧是空军碾压苏军,陆军碾压苏军。
身处其中的叶浩等人,现在清晰的认识到了这种情况——经营起来的斯大林格勒外围阵地,就像是纸糊的一样,任凭德军在其中横冲直撞。
到处都在败退,到处都被德军突破。
从战场上下来的3营余部,没来得及汇合3团团部,就又被德军撵着屁股追了上来,友军的阵地根本没发挥阻拦的作用就被突破,然后形成了更多的败兵,汇聚成流往斯大林格勒方向撤去。
期间这些败兵被数次组织了起来,构建防御阵地阻挡德军,但缺乏重武器支援、缺乏有效指挥、缺乏完备军官体系的败军,很快就被德军给击穿,然后又称为败兵。
资料中只是提到三天苏军就失去了外围阵地,可现实中的血腥却是超乎想象的残酷。
第一次败退时候,叶浩本身所属的2排,大约有十几个人撤到了3营阵地,但等到第二次败退的时候,2排就剩下了他们四个。
而当时3营撤退的人接近百人,可过了第一晚上后,他们被拦下来要求组织防御的时候,整个3营,就剩下了十几个人。
人可能死了,也可能是失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