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迎难而上(求月票)(2 / 4)

方恪缩着脖子低声嘟囔道:“您自个儿说的,只要我娶了婆姨、生了娃,您就放我去北疆的,您说话不算数……”

杨戈怒其不争的伸出一根手指,把他的脑瓜子敲得像熟透的西瓜一样“嘭嘭”响:“你婆姨还有两三个月就要生了,你这个时候跑?咋的?长城等着你去贴瓷砖呐?”

方恪被他敲得眼睛都睁不开了,一声都不敢吭。

杨戈瞅着他就来气:“滚滚滚,滚回衙门吃你的大锅饭去,别搁我这儿碍眼!”

方恪弱弱的说道:“我不回去!”

……

至五月初,朝廷毫无征兆的颁布了三大政策。

第一,从全国十三省都指挥使抽调大批精兵强将入京,于禁军二十六卫之外另立京营。

第二,清汰内外冗官,大规模放宫女内监出宫、裁撤地方三司冗官冗吏,另设巡抚二十六人巡行天下、安抚军民。

第三,清查户口、减免赋税,除天下田租税之半,并鼓励各地流民、逃亡者重返故里,免除他们所欠的税,在他们所在地登记后另外还免除两年同样的税和劳役。

三大政策没有经过任何铺垫,以横空出世的姿态突然颁布天下,一出现就在民间引起了十分激烈的讨论。

有人认为此乃富国强民之政,赞扬皇帝体恤民情、治国有方,将熙平帝比作汉文帝,曰仁政曰仁君。

有人认为此乃好大喜功之政,痛斥皇帝肆意浪费国帑、将臣子视为猪狗,将熙平帝比作周唐天德帝,曰昏君昏政。

在民间议论之声沸沸扬扬之时,朝堂之上大批清流联袂上书,请“穷兵黩武”为名,请求皇帝放弃于禁军之外再立京营之政。

各省地方官请求熙平帝“体恤胥吏、大庇寒士”的上书,也如雪片一般飞往紫微宫。

与全国中下级官吏沸腾的“民情”成对比的是,满朝朱紫尽皆三缄其口、稳坐钓鱼台,仿佛没有这回事一样。

而熙平帝神隐后宫,连续罢朝,与三政有关的所有奏折一律留中不发,铁了心的要将三政执行到底……

路亭虽地处洛阳门户,却又独立于洛阳的政治、军事、经济之外。

路亭百姓议论起三大政策时“挺好的”乐见其成态度,恰似去岁路亭习武之人议论起南方武林争斗时“好乱啊”的不痛不痒感叹。

杨戈身处其中,也未能察觉到其中的波澜诡谲,只当这又是王江陵新政的又一大手笔,略略找方恪打听了一下,扭头就抛之脑后。

五月中旬,杨戈于明教传火大会之前秘密前往光明顶,见了杨天胜、李锦成、项无敌等一众至交好友,喝了顿大酒,聊了些各自的近况,于传火大会开始之前,赶回路亭继续摆烂。

至五月下旬,连日暴雨令运河水涨三尺,雨水淤积半座路亭城。

赵鸿带着人冒雨紧急抢险排水,忙碌了半日后返回悦来客栈,盯着图纸看了整整一夜。

……

“二哥,早啊。”

睡眼惺忪的赵渺坐在柜台后,无精打采的冲进门的杨戈打招呼。

“早啊……”

杨戈收起油纸伞,看了一前堂角落里还点着油灯盯着图纸发呆的赵鸿,昨日被雨水浸泡得皱巴巴的衣裳还穿在他身上,披头散发、双眼通红,整个人散发着一股强烈的颓废之气。

“他坐了一夜?”

赵渺打着哈欠:“不知道啊,反正我昨夜睡前他就搁哪儿坐着,今早起来他还搁那儿坐着。”

杨戈闻言长长的呼出了一口浊气,心头暗道了一声‘还有救’。

他将油纸伞交给赵渺,举步走向赵鸿:“还没有找到问题吗?”

听到他的声音,赵鸿抬头看了他一眼,露出了一个分不清是哭还是笑的难看表情,嘶声道:“掌柜的……”

杨戈坐到他一侧,看了一眼桌上的图纸……实话说,他也看不懂。

“还是找不到问题吗?”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