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出头的朝官,不过是受了这些商贾的指派……”
“三弟所言,鞭辟入里。”朱标赞道,亲自给朱棡斟了一碗茶。他放下茶盏,面上露出一抹忧虑来。“我大明朝官,本该是代天牧民,为民请命。可如今,却是受制于商贾,为商贾所驱策。”
“虽然在海事一事上,他们与父皇思虑一致,若他们能让保守派心甘情愿的退让,对大明也大有裨益。但……受制于商贾,这样的官吏,我大明不要也罢。”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朱肃叹一口气。“虽天下已经太平,但百姓家中,还是没有太多余粮。若有男丁,往往是家中难得的壮劳力。依然少有人凭一家之力,就供应出一个读书人来?”
“也只有接受商贾资助,才是有志读书之人最为简单轻易的读书之法。既然受了他人恩惠,那么报偿一二,也是应有之义……”
“想要彻底根治此疾,还是需要让百姓们尽皆富裕、国家更加富强。而后自然便可设立无数无偿之私塾,使得人人皆可读书。家家户户也不需要以孩童为劳力,孩童们都可在私塾之中读书明理,日后更好的将我华夏文化发扬光大……”
朱肃的这句话,说的朱标悠然神往。人人可读书、人人有书读,这得是何等强大的民族与国家?好半晌朱标才从那个人人皆有书读的大明里脱出神来,苦笑着开口道:“为兄也知道,这事根子还是在于我大明教育上的不足。”
“但要使人人有书读……短时间内,还是太遥远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