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会去几次。”
“哈哈,你要去了,就不怕伙食没办法改善了。”
“这次的制作经费比较高,剧组的伙食应该还不错。你现在在哪儿,中午一起吃个饭?”
对于周彦的邀请,陆树名一口答应,“好啊,今天我请你,你来找地方,我付钱。”
“别客气了,告诉我你的位置,一会儿我去接你。”
“还要你接,那多不好意思……我在央视对面的招待所这里,具体……”
“那不远,你等会儿吧,一会儿我直接去找你。你吃过早饭了么?”
“吃过了。”
“嗯,那我就不给你带了。”
……
周彦起床洗漱,吃了个早饭之后,就开车去了央视对面的招待所。
进了招待所,周彦刚上二楼,就听到有人喊他。
“周彦,你怎么来了?”
周彦转头一看,东边的走道站着两个男人,喊他的那个正是他的师兄朗坤。
朗坤是央音歌剧专业毕业的,现在在央视做导演,原本周彦跟朗坤也不认识,就是上次央视给周彦办音乐会,两人在央视里面碰到过,才认识的。
“师兄。”周彦打了个招呼,然后解释自己为什么在这儿,“我来找个朋友。”
“你朋友有节目?”朗坤问道。
周彦被朗坤这话问的有些摸不着头脑,什么叫“你朋友有节目?”,这什么意思?
看到周彦一脸迷惑,朗坤又问道,“你朋友谁啊?”
“陆树名。”
“哦,陆树名啊,那没有节目。”
“什么节目?”周彦问道。
“春晚啊,最近在联排。你说来找朋友,我还以为你朋友是演出嘉宾呢。”
“哦,春晚啊。”周彦恍然大悟,上次他就听说,朗坤是今年春晚的导演。
朗坤笑眯眯地说道,“明年有机会,你也搞个节目。”
“嗐,大过年的,给观众们看点喜庆的吧,我不太适合。”
“你这想法可不对啊,也要让观众们接触一点高雅节目嘛。”朗坤笑了笑,又给周彦介绍旁边的人:“来,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金陵前线歌舞团的杨强杨团长。”
还没等朗坤介绍周彦,杨强就朝周彦伸出手,“周彦,我对你可是久闻大名。”
周彦伸手跟杨强握了握,“大名可不敢当,杨团长过誉了。金陵前线歌舞团,那可是我们金陵挑大梁的歌舞团。”
“你这才是过誉了,现在在金陵曲艺界,谁不知道你周彦的名字,我们歌舞团的很多小伙子小姑娘可都是你的乐迷,有时间你可得去给我们指导指导。”杨强说了两句场面话,又提到了周彦的新曲子,“你前段时间的那场《燕京·无声》音乐会,我也是全程看完了,里面的那首《风居住的街道》给我印象很深。近些年,二胡作品更新很少,让人印象深的就更少了。”
朗坤顺势介绍道,“杨团长可是个二胡名家,一首二胡出神入化。”
杨强摆摆手,“朗导过誉了,我这点手艺,还谈不上出神入化。不过有机会的话,我们团倒想给《风居住的街道》排个舞蹈,不知道有没有这个荣幸。”
听到杨强这话,周彦大手一挥,十分大方地说道,“没问题啊,你们想要排舞蹈,只管把《风居住的街道》拿过去用,回头我让人给你们拟一份授权书。”
如果是别的歌舞团,周彦可能会收点钱,或者是考虑给不给人家用自己的曲子,但是他们这个前线歌舞团有点特殊。
金陵前线歌舞团的原名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金陵军区政治部前线歌舞团,由原本的新s军军部战地服务团和所属部队的前线、抗敌、拂晓以及淮南大众等剧团组成的。
建国后,在金陵改编成华东jun区解放军艺术剧院,后来才改成了前线歌舞团。
而且,周彦的母亲之前在这个歌舞团的曲艺团待过,虽然时间很少,但是周彦小时候听母亲提到过不少次这个团。
杨强四十多岁,他到前线歌舞团的时候,周彦母亲早就离开了,肯定也不知道周彦跟他们歌舞团的渊源。
而且周彦是周悯农孙子这事,杨强也不知道,不然的话,他对周彦的态度肯定有些不一样。
至于周悯农的名字,杨强他们这种文工团的领导,肯定是知道的。
杨强也没想到周彦会这么爽快,他感激道,“实在是太感谢了,我们歌舞团现在还真是缺新节目。《风居住的街道》这首曲子,故事性很强,非常适合编排成舞蹈,不瞒你说,我还写过一个故事大纲。”
“哦,是么?”周彦也来了兴趣,“是什么样的故事?”
“有点类似于梁山伯与祝英台,主要说的是一对彼此相爱的恋人,爱而不得的故事,大概就是个想法,也不是很细致。”
周彦点点头,“那我还挺期待的。”
“我回去一定把故事完善一下,有时间还要请你帮忙多指导,原作者的想法,非常重要……”
眼看杨强有要跟周彦深入交谈的意思,朗坤在旁边说道,“杨团长,你看你跟周彦是不是回头再找个时间单独聊这事,我们现在还得去台里。”
杨强想起来他们还有正事,连连点头,“对对对,还要去台里,那我们这……”
“这样吧,我给你留个联系方式。”周彦从口袋里面掏出纸笔,写了自己的联系方式,递给杨强,“杨团长你要是有什么想法,随时可以联系我。”
杨强将纸条仔细折好放进口袋里,“那我以后就要多麻烦了。”
“客气了,那你们先忙吧,我去找陆树名。”
……
两边分开之后,杨强转头看了看周彦的背影,随即跟朗坤感叹道,“周彦真是个温润君子,待人接物,不疾不徐,而且我也没想到他会这么干脆,想都没想就答应把曲子交给我们来编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