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艾说的唐鸿胪卿,指的是唐太宗李世民,于贞观四年灭东突厥一战时,奉命出使突厥说降那个唐俭。
当时,唐俭官拜鸿胪寺卿,于贞观元年出使过一次突厥,那时他安全返回,而第二次出使,则是要配合大将军李靖的进军。
后来,唐俭借说降之计,使突厥人兵众弛懈,不复西逃,李靖则乘势攻入王庭牙帐,他则幸运地脱身返回。
太宗皇帝的凌烟阁里,唐俭多少也算是一号人物,当然,晚节不保也是他。
李艾就是借着他的故事,诉说自己的处境。
他的计策想要成功,除了叩关出去修筑土堡的李灵的流民部曲,在一个,就是要狄公平叛后的幽州大军。
其实,只要李艾等到吉利可汗被狄公救下来,和他好好谈一谈,代、朔二州也就能回来了。
但这只是治标不治本。
最起码,邓康县主李灵在这件事上没有得到任何的利益,她麾下的大批流民也没有得到妥善的安置。
就像李灵说的那样,如果完全用外交手段解决代、朔二州的归属权,北地边境的权力基本上还是要被那些尸位素餐的世家大族掌握。
狄公在的时候,这里还是会吏治清明,人们服他。
可狄公一走,像方谦这样的官吏还是会出现,北地的民众本来过的就疾苦,没有雁门天险的防护,那日子过的还会更加艰难。
李艾要修雁门关土堡,不止是为了简单地围困现在处于关上的那些突厥人,还是要为开拓雁门山新道做准备。
雁门关古道实在是崎岖路窄,根本不适合通商,元朝以后就被废弃,改为在故道旁边新开拓的山道作为通商道路,于是就有了明朝的内长城防御体系,雁门关古堡的军事要塞也就正式成型。
新开山道,不必再走崎岖路窄的雁门飞狐道,算是开辟了新的商路,这是利在当代。
而土堡的建立,则是建立起足够强大的对草原骑兵的防御体系,这是功在千秋。
也算是不负为李艾背了这么久书的,那横渠四句了。
念及此处,李艾嘿嘿一笑,伸手给李灵斟了一杯酒,也给自己斟了一杯酒。
“姑……呃,嗨,县主,有了计出雁门的功绩,你在这北地的声望将更添几分,如果有你在这里,未来数十年,北地人民安居乐业,人口一定会增多,到时候你可以在此弘扬当年魏武之威,那洛阳武皇的位置,你……未尝不可一试。”
李灵没有说话,她甚至没有去接李艾斟的这杯酒。
她眸光变得深邃,让李艾忽然有一种仿佛在和狄公对视的错觉。
“太子尚可,无须更易。”
“哦……”
李艾悻悻地把酒杯放下。
完了,拍马蹄子上了。
但这样也好,邓康县主并没有自己当皇帝的想法,北地的民生就更值得托付给她了。
“说回此计,你说要我们修筑的土堡撑三五天便可,我退一步而言,就算你的土堡搭建方式极为简便易行,但……我们依旧无法直接拿下雁门关,只能做拖延用,那么你是在等什么呢?”
“等狄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