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宏闻言很不高兴,不悦道:“你脖子真硬,不愧是杨震的子孙,死后一定也会招来大鸟的。”
……
“成事不足者有两种,”杨琦叹息一声,隐晦地道,“一曰不能,二曰不愿。”
杨信若有所思。
他发现,自己的观念有问题。
一谈到昏君,他总联想到那种“何不食肉糜”的弱智皇帝,但事实上,许多昏君一点不缺头脑,甚至很聪明,不过是志不在此。
譬如,这位灵帝就擅辞赋,著有《皇羲篇》、《追德赋》、《令仪颂》、《招商歌》等篇章。甚至,他在冲杨琦发火时,一句话就化用了两个典故,一个是强项令董宣(脖子硬,令一个则是杨氏先祖杨震大鸟吊孝的传说。
就这种文化水平,某些个写什么科幻类三国的三流写手,那是八辈子也赶不上。
至于,你问他志在何处……
果体party他不香吗?
……
这个问题不能继续了,再往下挖,话题就有点危险了。
张修转回话题,轻叹着道:“我年纪也大了,能坐这位子本就是沾族兄的光,算是功成身退,心中并无遗憾……但我唯一顾虑的,却是伯平。”
高顺闻言,不由面露感动,但他不是口齿伶俐的人,有满肚子言语,却开不了口。
“伯平虽出身寒微,可勇猛忠直,讷于言而敏于行,是一员不可多得的人才。”张修面露惋惜,摇头道,“只是他性子太直,不擅与人打理关系,甚至连酒都不喝一滴……我若走了,他失了靠山,必遭排挤,怕是很难继续待下去。”
“你可以将伯平带走。”杨琦给对方斟了杯酒,提议道。
“我是归老,又不是调职。”张修连连摆手,苦笑道,“伯平正直壮年,又有这般才华,若是随我归老,岂不是明珠蒙尘?”
说着,他举起酒杯,对杨琦道:“公挺兄,你的才干十倍于我,复起是早晚之事。所以,我想将他托付于你。”
居然是要托付下属!
还是高顺!
“还有送上门的名将?”杨信闻言,心头狂喜。
杨琦跟着举杯,却神情无奈,直言相告:“实不相瞒,我近来是有些心灰意懒了……过段时日,我准备在河南缑氏界中立精舍,收门徒,暂时不会出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