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闻言,愕然抬头看向楚南:“令君如何知晓。”
“人这一辈子,很多事情都能照射到童年,缺乏父母关隘的人,表现出来的是两种,一种是极端仇视周遭的一切,有极强的破坏欲望,另一种,就是自卑,不管做什么事儿,都以他人为先,渴望获得他人的认同,有利益冲突的时候,不愿争;
不主动与他人交流,但有人对你释放出丁点善意,你便会热情回应;
当然,因为你有这一身本事,所以大家会说你谦逊,而且你那老师应该不止传你武艺,你有极强的底线,这个底线,不容人碰触,你得感谢这位老师,说是再生父母也没错,否则,你现在就是个毫无原则谦让的老实人,加上你有一身本事,是把很好的刀!”
楚南的话不快,声音也很温和,但听在赵云耳中,有些不可思议,几乎全对!
他是家中次子,兄长比自己大几岁,赵家是真定豪族,但豪的有限,所以所有的精力几乎都用在培养兄长身上。
而赵云,不说太差,生活上,比普通人家的孩子强了很多,自小也会读书,不过是陪着兄长读,家里并没有另外请老师为他启蒙什么的。
直到十岁那年,遇到老师,如今回想起来,那应该是家里在自己身上出的最多的钱,老师主动上门想要授徒,赵家的目标是将兄长培养入仕途,至于赵云,学武也挺好,不用耗费人脉关系走门路将自己送入仕途,至于未来如何,能闯出一番名堂,一文一武也算不错,若不能,就当让他强身健体了。
艺成之后,举家之力将兄长送入了仕途,赵家的家业也都归了兄长,赵云只能靠自己的能力去闯荡。
自己身上最值钱的就是手中长枪以及那匹一直跟随自己的白马,枪是老师传给自己的,马也是老师亲自去塞外捉来的。
之后的人生,就如楚南所说的那般,他投了公孙瓒,为公孙瓒征战,但却不愿跟人争功,所以每次有了功劳,都是别人的,他在公孙瓒帐下一直都是个不大不小的将官,直到界桥之战,救了公孙瓒一命,才算有了起色。
但公孙瓒那时已经落入了颓势,赵云升了三级,也只是个校尉,公孙瓒败亡时,他镇守关隘,大势已去,他也只能黯然回家,兄长却在那一年死了。
说来也好笑,家中耗尽家财、人脉培养的兄长,最终也只是个县丞,而且没多久就死了,反倒是赵云这个放养的人,若非为兄长守孝三年,或许已经是个中层将官了。
可惜父母看不到了。
他离家前,父母已经走了。
他确实是个很好相处的人,对身边的人都是掏心掏肺,只要不违背原则,赵云定会不遗余力的照顾。
“可有恨过父母?”楚南见赵云半天不说话,笑着问道。
赵云摇了摇头:“父母只是选择了兄长,但对在下也从未苛待,生养之恩如天,怎能心怀怨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