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包正烦闷,桌子上两盏茶还没收拾,还冒热气,可见文彦博走了不多久。他见沈括进来,赶紧绕过桌子过来。
“存中你可回来了,徐冲言你六月初八,一早开城门就急匆匆出城区了,如今已经六天,我可急死。总算回来了。”
老包倒是不恼怒,抓住沈括袖子将他拉到一把椅子上。
“来人,送些茶水来。”
老包喊人,外面却无人回应。
“相公,这军头司里的人,我让徐节级差走了。”
沈括说着拿起桌上茶杯,也不管谁喝剩下的一饮而尽。他确实也渴了。
“是有机密事?”
“正是。”
包拯思忖片刻,又到大门口,发现院子里确实空无一人了,沈括做事还真是仔细。
“好,左右皆无耳目,有什么事都尽可以说。”
“相公,左右兵丁倒不算耳目,须防范的不是他们,我将他们遣走,也确有些过了。”
沈括说着将手上茶杯放下,包拯立即领会沈括话里有话。
“你想说,须防范的是文枢相?”
“正是。”
“我问起徐冲,六月初八一早你就出城门,为何他会知道。你们那一夜都去了哪里,他都不肯说。想来,是去了一些地方。”
“我还记得,那日搜查开宝塔时,相公说过一段耐人寻味的话。当时您说:国法既是国本,执法刚正则国本坚牢,然而还是想浅了,若太过刚正,只怕是要动摇国本了。何止是怀良,太多人自以为是,以为秉持公心便可任意妄为。可叹、可恨!”
老包起身踱步,来回走了两趟。
“相公,恕在下冒昧,此话深意何在?”
“聪明如你,必有此问。好吧,我细细与你讲。那日我与文枢相谈起一些案件中怪异,说那白矾楼上那张弩上有滴水的设计,故意使这强弩射不到宫门。似乎弥勒教未必上下一心。我也是说着无意,怎料文枢相忽然说,也许弥勒教里也有忠义之士?我自然是不明就里。转而他便提到了先帝时迷信鬼神,朝堂乌烟瘴气,然而自三十年前帽妖一出,先帝畏惧,怕上天降祸,不敢再装神弄鬼,朝堂风气竟然为之一新,从此海清河晏,天下承平二十余年,直到如今官家又偏信天文,以星象之说定论国事,而不似从前独尊朝堂策论。我当时便觉得他话中有话。然后他又一转,说道:忠言铮语自逆耳,童谣谶纬君顺受。分明说,童谣谶纬才是官家听得进去的话。我却没有深问,不敢深问。我知道他在贝州平叛,最懂这弥勒教。我真怕问出他与此事有涉。”
“然而不止文相公,晏殊晏相公也在其中。想来还有许多朝中官员涉及此案,都是为了所谓的童谣谶纬君顺受吧。”沈括决定开门见山。
“你今日来见我,就不曾担心,我也在其中?”
“确有些担心,然而那日,我与徐节级爬到晏府偷听,正好文相公在,他提到他曾想暗中说动你,你却不动此心。想来就是句:忠言铮语自逆耳,童谣谶纬君顺受。”
“哎……自董仲舒始,我圣教确也是有趁着灾厄辅以谶纬,说服君王施仁政的故事,祭祀问卦也是夫子的传承,然而将天降灾厄阐释为君王失德,力推善政是一回事,装神弄鬼自作妖魔,那与弥勒教为伍却是另一回事?哎……你说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