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大一点,问题也不大,给我们点时间,我们学习一下西方的技术。”
“但是,您要的可供于坦克,装甲车等大型设备伞降的运输机……”
“是个问题。”
…
刘敬意叹了口气。
他目前和专家团队,依托应龙战斗机的设计理念,攻克了国内第一架轰炸机的难题。
和轰炸机不一样。
运输机主要突出的特点是大,能装。
飞机越大,气流阻力就越大。
需要有比轰1轰炸机搭配的更大型号的发动机,才能实现运载几十吨重的坦克的可能。
在西方航空史上。
大型运输机也是一个难以突破的瓶颈。
刘敬意非常为难。
…
叶安然沉思几秒,“降落伞的技术和生产设备,我帮您搞定。”
“您和团队,把专注力,放在运输机上。”
“我们现在和德意志的bmw,奔驰和奥迪都有合作。”
“特别是bmw,他们本身就专攻飞机发动机这一项。”
“回头我给三家公司的德意志专家顾问说一声,让他们去北航重工配合您的工作。”
系统给的……
叶安然要。
系统不给的,他想办法自己搞。
利用当前的资源,和华族科研人员坚定不移的信念,孜孜不倦的精神,叶安然觉得搞出个大型运输机的发动机,问题应该不大。
一年不行就两年。
两年不行就十年!
北航重工集团办公室里,刘敬意头发花白。
自从轰1面世,并进入工厂批量生产后,刘敬意仿佛一夜之间苍老了许多。
在他面前的墙上,贴着各种手写的数据和绘画的线稿。
他看着那些数据。
其中不乏有些数据,运用的是英语,德语。
刘敬意张着嘴巴,他胸口憋住了一口气。
好似有一座大山压在了他胸口。
那座大山,是华夏科技事业,现代工业发展的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