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的电动自行车,保留了可供骑行的脚蹬子。以便于没电的时候,还能用传统的方式继续骑行。
萧毅已经把资金投入了电池研发当中,但当下的锂电池工艺,还不足以保证电动自行车能骑行几十公里。
拔苗助长,在商业投资过程中同样不可取。
只有锂电池技术足够成熟的时候,才能取消掉人力骑行的模式,否则只会给消费者带来不便。
两人达成一致之后,开始磋商要如何生产电动自行车。
无外乎两种模式。
第一种是两人联合注资,分别持有自行车企业的部分股份,然后将其做成自行车行业的龙头企业。
还有另一种方式,便是借助成熟的自行车生产线,让他们做代加工。
两人提供锂电池,同时收取部分技术的专利费。
不是差钱的伙计,没必要把利益放给别人。
经过简单商讨之后,决定由白启明接手电动自行车的制造产业。
萧毅则是去注册相关专利,掌握核心科技,挣技术生产力的钱。
既然划清了利益分成关系,便可以开始动工。
经历过第三项挑战之后,萧毅心里清楚,想要完成挑战,就得正式达成目标才行。
压铸的模具得重新打造,从而将材料做成电动自行车的样子。
由于有成熟的人力自行车压铸模型,经过简单改良和加大,便可以用于制作电动自行车。
锂电池工厂也开始着手制造配套的储蓄锂电池,以便于装载在电动自行车之中。
在此期间,萧毅闲着没事干,独自在龙都游玩。
结果刚潇洒两天,便被安建波请去咕咚团队租赁的写字楼,帮忙平息一场风波。
起因很简单。
安建波主张维持咕咚的简洁界面,坚决不投放广告,模拟蓝天视频的运营模式。
团队里的其余成员,则是持不同意见。
只有允许商家投放广告,才能实现快速盈利。解决掉亏损问题,咕咚团队才能健康发展。
安建波虽是项目领头人,但也不能搞一言堂,没法直接以自己的想法,决定团队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