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人才吸纳(2 / 4)

因而,齐国人除了拥有华夏文明既有的自力更生、艰苦拼搏的优秀基因外,还多了几分勇于开拓的精神和创新的精神。

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齐国人往往会体现出一股坚韧不拔的勇气和非凡的毅力。

这,也是齐国在短短数十年便能迅速崛起的内在因素之一。

不过,在秦国的传统文人眼里,齐国人这种“性格”就显得太过攻击性,少了几分儒家文明的“温文尔雅”,多了几分蛮夷禽兽的“咄咄逼人”。

你瞧瞧齐国建朔九十多年来,没有打仗的年份屈指可数。齐国人的军队不是正在与某個土邦或者王国进行战斗,就是在赶赴战场的路上。五年一大仗,三年一小仗,就没消停过。

要不然,它占了那么多地盘,都是哪里来的?

总不会是某个国王脑子一抽,就主动献土归附吧。

更为过分的是,齐国人有时为了市商之利,都会擅起战端,开着船,架着炮,发动一场万里远征。

但是,在齐国生活学习若干年后,来自秦国的学生却被这强大的内核精神所感召,并不由自主地受其影响,曾经形成的既有世界观和社会观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

相较于封闭而僵化的秦国,这里更为自由,也更为开放,各种思潮,各种主张,皆在齐国迸发,宛如春秋时期,百花开放,百家争鸣。

在齐国,不仅有针对东方传统儒家文化的最新的解读和批判,也有来自欧洲西夷的各种学说,更有齐国本土学者文人对当前最新的时政、人文、经济、社会等诸多方面问题的解评,让人闻之,无不振聋发馈,醍醐灌顶。

在秦国学生的眼中,仿佛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这里不仅有物质上的巨大丰盈,而且还是精神上的无尽海洋,任由翱翔。

在秦齐文化经贸交流的数十年间,每年都有数百名经过层层遴选的秦国学子来到齐国留学进修。但最终学成返回秦国的学子不到半数,那些选择留在齐国的学子,都是为了寻求获得更好的发展空间和更美好的生活条件。

在齐国留学生活的几年间,秦国留学士子不仅熟悉和习惯了齐国的文化和风俗习惯,更会逐渐接受齐国的价值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逐渐与秦国的文化、社会环境有了一丝疏远感,产生了“文化自闭”的现象。

即便是回国,在很长时间内,也难以适应秦国的环境和氛围,更不用说在官场上与人蝇营狗苟,互相倾轧,这不禁让他们感到一种莫名的无助和彷徨。

另外,齐国经济迅猛发展,各种最新的技术层出不穷,也为诸多秦国留学士子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这也是部分人选择不回秦国的原因之一。毕竟,他们所学到的许多知识和技术,在贫穷落后的秦国境内,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用不上的,或者囿于基础条件的限制而不足以得到充分应用。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则是对未来的不确定性造成的影响。留学齐国的秦国士子不仅可以获得更为前端和专业的知识技能,还可以接触到各种不同的文化和思想,这对他们的未来发展很有好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