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昌宁(1 / 4)

在黔州地区最大的城市并不是被辟为自由港的会宁(今开普敦),也不是因为金矿而汇聚了大量人气的漳德城(今约翰内斯堡市),而是于乾武十三年(1657年)建立的昌宁(今德班市),截止到去年为止,该城已拥有居民四万五千余,妥妥的黔州第一城,更是整个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据悉,考虑到昌宁总督区建立已愈七十多年,不论是人口数量规模,还是经济发展成熟度,乃至地方治理模式,似乎都已达到了设省的要求。而且,从本土也不断传来消息,说是内阁有意取消该总督区的建制,将其纳入本土化管理。

不过,考虑到昌宁总督区境内不仅有数万余奴工,还有多达十多万的班图人,分布于荒凉的高原地区以及破碎的河谷山区,若是一旦实行本土化管理,这些人的身份归属将是一个极为敏感又是极为麻烦的问题。

在内阁民政事务部驻昌宁总督区行署大总管的要求下,地方政府索性采取一劳永逸的方法,那就是将其赶走,以彻底清理这些“非国民”土著。

从两年前开始,总督区便利用冬闲时节,征调大量地方武装乡兵,对隐匿于高原地区和山间河谷地区的班图人部落展开驱逐行动。

然而,此举却遭到了地方民众的强烈抵制。

当然,这些乡兵并非贪生怕死,不愿承担地方军事义务,也不是同情那些苦哈哈的黑人土著,而是因为这些出力不讨好的军事行动,会大大耽误了他们搞副业赚钱的时间。

受杏山淘金和乐陵淘钻的影响,包括昌宁总督区在内的数十万百姓无不被这巨大的财富所吸引。

诚然,不论是杏山的金矿,还是乐陵的钻石矿,经过初期的大规模开采,露于地表之上和浅层地表中的原矿几乎都已被挖掘殆尽,若没有专业的工具或者设备,再想随意地采掘出黄金(钻石),那是相当的困难,甚至是希望渺茫的。

但这并没有阻止人们的淘金热潮,许多农人依旧会在冬闲时节,驾着马车或则牛车,三五成群地涌入矿区,在荒郊野外细细地探寻,以期能捡个漏,发个小财。

更让昌宁总督区境内民众疯狂的是,三年前,几名猎人在青云岭地区(今莱索托)居然捡拾到大量钻石,然后以数十到上百元的价格卖给了昌宁的宝石收购商。

好家伙,这个消息顿时让无数的人为之疯狂,一个个全都抛下手中的活计,背上火枪、跨上短刀,然后带着紧急采购而来的挖掘工具,涌入到青云岭。

受青云岭这股汹涌的钻石采挖热潮影响,最先倒霉的则是居住于该地区的班图人部落。

面对一个个穷凶极恶的“淘钻者”,这些曾经被齐国人驱离家园、最后辗转逃到高原栖身的班图人再遭巨大浩劫。

他们又一次地被赶出居住地,简陋的茅草屋被占据,粮食、牲畜等物资也被尽数抢走。部落中那些年轻的武士但有反抗者,皆被火枪射杀于当场,无数妇女、孩童和老人惨遭荼毒。

班图人辛苦开垦出的土地尽数被毁,到处都是被挖掘出来的巨大坑洞。

当政府出动驻屯军和宪兵开始圈占矿区时,班图人部落的苦难也达到了顶峰,一个又一个部落被整体驱离,每个人仅携带少量随身物品,所有的牲畜和稍许值钱的物资皆不许带走,然后被押送至昌宁与杏山交界处,交于那里的矿业公司,成为他们的“雇佣矿工”。

尽管青云岭地区的钻石矿被地方政府圈占封禁,但偌大的一片高原可不一定都能管得住,这就导致当地民众会时不时地蹿入那些非核心矿区,寻找和采掘可能存在的钻石。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