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识时务者为俊杰(1 / 4)

走出院子,天已经黑了。

胡宗宪心情不错,神态轻松,马宁远跟在身后,眉头紧锁。

注意到学生的情绪,胡宗宪放慢脚步:“怎么了?”

马宁远低声道:“这位李先生确有真才实学,却连姓名都未曾透露,是否可信?”

胡宗宪道:“你不赞同他举荐的那位俞将军?”

李彦不仅从大局分析了如今抗倭的策略,还具体推荐了一名人选,俞大猷(ou)。

马宁远倒是摇头:“这位俞参将我有所耳闻,曾出任备倭都指挥,却因安南叛乱,被调去边境平叛,等到海南的形势安定,平倭又发生了变数……”

胡宗宪轻叹口气,这位学生所言的变数,正是朱纨倒台。

那是第一任抗倭统帅,曾经提出“牵渡船,严保甲,搜捕奸民”的策略,严重损害了浙闽海商的利益,那些商人重金贿赂严党,有组织的群起攻之,先贬官,再弹劾,最后革职。

朱纨性情刚烈,愤而自杀,朝野之中的明眼人都为之叹息,再加上海防废弛,倭寇猖獗,才有了第二任抗倭统帅张经的到来。

俞大猷本是朱纨举荐,但由于南下平叛,无形中避过一劫,却暂时回不来了。

李彦的提议,第一步就是尽早将这位猛将调回浙江,操练一塌糊涂的江南明军,早日训练出一支合格的兵马。

对此还有更实际的支持。

胡宗宪摸了摸腰间的丹盒,里面正是之前在丹房外静候三个时辰,炼制出的丹药,那位平和的声音言犹在耳:“这‘枕中丹’益智通窍,宁心安神,胡巡按可收下,好好运用……”

当今社会崇道,对于丹药多有渴求,尤其是得到过验证的灵丹妙药,更是无数权贵争抢之物,胡宗宪自然清楚这丹药的贵重,动容之余再三推辞。

但在此过程中,陶隐的表情落入眼里,却是没有丝毫不舍,似乎在他们看来,此丹并非稀奇之物,胡宗宪考虑再三,才最终收下。

姓氏为李,神姿出众,炼丹高明,此次南下时,倒是听说了一人的事迹,胡宗宪隐隐明白对方不透露姓名的原因,心头暗暗激动。

他原本孤立无援,身边连个属官都没有,摆在面前的路,似乎只能与严党同流合污,现在则有了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的奇遇:“李先生并未要求什么,一面之缘,善意良言,举荐人才,赠予丹药,此等恩惠,还能奢求什么?”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