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其他国家的历史文献都是用他们的文字写的,那个时候的赵桓也不可能有那么多的精力和时间去研究每一个国家的历史,尤其是原始的历史资料,他没办法看到也没办法看得懂。
所以在对付那些国家的时候,他就不可能像对付金国那样洞察先机了,他只能了解大的历史走向,但具体的发生的战役或事情他未必就知道了。
那个时候就只能靠军事的强大来硬碰硬的打硬仗了,而无法靠事先洞察历史来预料先机了。
赵明诚还是发挥了皇帝的喉舌作用,抢先起来唱赞歌,力挺皇帝的抉择。
紧接着牛皋也站起身道:“臣也觉得咱们宋军的兵太弱了,是该从训练,专门练习打仗骑射,不要去整想着读那些之乎者也,读那么多书在战场上能用得上吗?认识字就可以了。
其他的时间就练习力气,战场上靠的就是这个,等到长成人那就晚了,武功要从练起,所以臣也觉得这主意好。
专门生几百万个娃娃出来,然后教他们怎么打仗,等他们长大十七八岁那绝对都是一等一的好兵,个个都是杠杠的,那才能横扫千军,所以臣也觉得陛下这主意好,臣一百个赞成。”
牛皋对赵桓心存敬畏,赵桓又对他特别器重,这时候大家不话,得有人出来支持皇帝的抉择,他是个憨子,所以第二个跟着赵明诚也出来表态了。
紧接着岳飞是第三个表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