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选择动摇国本。”
“谁能告诉我,他脑子里究竟在想什么!”
……
大清·康熙时期康熙静静的坐在椅子上。
看着天幕轻声道:“万历皇帝与嘉靖皇帝不同。”
“嘉靖在制衡文臣的同时,也被文臣制衡着。”
“同时,兵权大事上嘉靖也没有太多的几分话语权。”
“他的不上朝,有更多的是无可奈何。”
“但万历不同……可知哪里不同?”
胤礽皱着眉,带着几分沉吟道:“万历有权?”
康熙笑了笑,点头道:“没错,万历有权,文武大权尽在掌握。”
“廷击案,将那帮大臣的傲骨再次打碎。”
“三大征等战事,他可以随意换将。”
“但为什么万历一朝是非如此之多呢?”
胤礽想了一会儿,终究没想通。
康熙拍了拍他的肩膀,轻描淡写道:
“因为执行皇权于地方的人。”
“都不是万历的人。”
……
【皇帝不上朝,朝臣又各结朋党,当时有所谓齐、楚、浙、宣、昆五党。】
【五党之外,在野的又有所谓“东林党”,皆以排斥异己为事。】
【同时,三大征也加剧了明朝的财政困难。】
【于是,他想到了以开采矿藏的手段来增加财政收入。】
【因为与大臣们互不信任,万历便依仗宦官。】
【如果万历的这一决策,是由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协同,精心勘察,合理经营,那么事情的结果可能会是一件好事。】
【因为这件事的本质问题不在于开矿本身,而在于监督开矿的宦官们对开矿业务一窍不通,却口含天宪。】
【他们不与地方官员协商,也不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只一味以搜刮为能事,竭泽而渔,恣意横行,中饱私囊,搞得民怨沸腾。】
【最后把原本可取的开矿措施引向了举国反对的境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