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百年一遇的妖孽(2 / 4)

文豪1978 坐望敬亭 1481 字 19天前

这是台下数百位嘉宾们的共同心声。

有些人不禁回想起了三年前,同样的场合、同样的主席台,那时的林朝阳更加年轻。

他们有理由相信,在茅盾文学奖的历史上,可能再也不会有这么年轻的获奖者了。

像这样的妖孽,百年难得一遇啊!

领完了奖,发完了言,林朝阳等几位获奖作家走下台,身边少不了恭贺之声。

林朝阳跟刘昕武说笑,“得了奖金打算怎么花啊?”

这一届茅盾文学奖的奖金跟上届一样,都是3000元,别看林朝阳版税经常一拿就是五位数、六位数,但在1985年的当下,3000元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已经是一笔巨款了。

“买台彩电。”

刘昕武朴素的回了一句,张洁则说要存起来吃利息,几人有说有笑。

几位获奖作家是今天的绝对主角,但不代表他们领完奖后授奖大会就结束了。

作品要出版,离不开编辑和出版社的功劳。

这一届茅盾文学奖四部获奖作品,其中《钟鼓楼》和《沉重的翅膀》是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黄河东流去》是由燕京出版社出版的,《闯关东》是由花城出版社出版的。

三家出版社的领导也因此上台接受了表彰,不过他们的表彰属于荣誉性质的,没奖金。

倒是几部获奖作品的责编,在茅盾文学奖过后会收获来自单位的物质嘉奖。

在这三家出版社里,人文社是国字号的出版单位,中国文学的最高殿堂;燕京出版社顶着“燕京”两个字,同样是国内知名的大型出版社。

只有花城出版社,地处边远,又是最近几年才成立的出版社。

如今能够跟这样两家出版社一同站在领奖台上,李士非内心骄傲的同时,又有些百感交集。

花城出版社成立时间短、规模小、名气弱,跟燕京、沪上的那些出版社和杂志社比起来,先天不足。

为了组稿,花城出版社的编辑通常都要比其他出版社和杂志更大的诚意和服务。

举个例子,上次签售会林朝阳去广州住的是五星级的白天鹅宾馆,那其实并不算是特殊待遇,花城出版社对于他们看好的作家都是这个标准。

林朝阳只是住了两晚,他们请作家改稿,有时候经常是一两个月。

不占天时,不占地利,只有人和是他们可以努力的。

可即便是这样,许多作家给他们的稿子也多是作家本人的二流稿子,真正一流的好稿子,作家们还是要优先给《人民文学》、给《收获》、给人民文学出版社这样的顶尖平台。

想到这里,李士非的目光锁定在台下的林朝阳身上,眼中满是感恩之情。

人们只看到了这几年他们花城出版社给林朝阳的超高稿酬标准、第一个执行版税付酬,却没有想到林朝阳对他们花城出版社的投桃报李。

李士非骄傲的想到,这是他们花城出版社和林朝阳互相成就。

一上午的授奖仪式,下午还有采访和座谈会。

又两日,林朝阳按照惯例请客吃饭,大家听说他最近刚得了个女儿,各自送上祝福和礼物。

“说来也巧,我记得你大儿子好像就是那年得茅盾文学奖的时候生的吧?”刘昕武问。

“没错。那年赶巧,正好是请客那天生的。”

众人听了啧啧称奇,李准玩笑道:“朝阳这叫生孩子、得奖两不误,以后再接再厉,说不定能三度得奖。”

众人捧腹大笑。

客人们都走后,陶玉书给晏晏喂好了奶,把她哄睡。

那边小冬冬还在床上做转体一周半,精力旺盛的像头驴。林朝阳怕他磕碰,就在一旁看着他。

“睡觉!”陶玉书过来唬着一张脸,严厉的说道。

小冬冬立刻识趣的钻进了被窝,还不忘跟陶玉书露出个笑容,表示自己很听话。

“闭眼睛!”

他又立马把眼睛闭的紧紧的。

她一手拍着小冬冬,一边对林朝阳说:“你啊,别太惯着他。你没发现吗?他现在根本就不听你的话。”

“家里有一个人严厉就行了。”林朝阳不以为然。

“合着我就得唱红脸是吧?”陶玉书不满。

“那以后我负责严父,你负责慈母。”

陶玉书犹豫了片刻,“算了,我怕你太放纵他们。”

林朝阳哑然而笑,严父慈母还是慈父严母不是角色分工,而是因为性格不同。

就陶玉书这样一板一眼的性格,让她放松对孩子们的要求,是很难的事。

陶玉书拍了不到十分钟,原本还生龙活虎的小冬冬进入了梦乡,四仰八叉的不断在床上变换姿势。

陶玉书突然对林朝阳,“诶,我有个想法。”

“什么想法?”

“咱们让冬冬学围棋怎么样?”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