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杀倭大捷,明兰前往赵氏茶铺(2 / 4)

“你是担心,从富庶之地出来的子弟,吃不了苦?”

郭颢点头道:“将军,咱们都是从边疆厮杀出来的人,所以咱们知道,那些不愁吃喝的富家子弟,在战场上是成不了气候的。”

“反而是出身苦寒之地的百姓,为了出人头地,只能奋勇杀敌。”

无论国与国之间发动怎样的战役,其中必有一个说法是要捍卫百姓安危。

但实际上,每次打仗,受苦的总是老百姓,既得利益者,反而是那些高高在上的大人物。

毫不违言的说,卫渊的晋升之路如此之快,与战死在边疆的每一位士卒都脱不开关系。

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正是如此。

“水军的成立,没你想的那么简单。”

“如果只招募穷苦子弟,也难以保证他们会为那些世家商贾‘保驾护航’。”

“本帅的意思是,还是要有一部分的兵力,是从世家望族中挑选。”

“为了谁而战,就要去用谁,这一点,很重要。”

卫渊语重心长道。

说白了,他不愿拼命的都是穷苦子弟。

水军的成立,一是要稳住东南沿海一带的局势,二是为那些往来海运的商贾服务。

既如此,就该由那些商贾子弟参与。

不想参与?那海运也不要参与了。

郭颢离去之后,范纯仁就与卫渊开始商议第一批参与海运的商贾。

首先是福建路本地商贾。

范纯仁道:“这几日,各国所需的生意契约,已经拟好,率先发给福建路的世族、商贾,由他们准备货物。”

“至于两浙等诸地要参与的商贾,我举荐了几个,你看看,合不合适。”

一般来说,朝廷是禁止商贾与海外诸国直接展开贸易往来。

于是,朝廷就成了一个类似中间商的存在。

由官府组成桥梁,让商贾与海外诸国展开贸易,如此可更好的控制海运诸多事宜。

福建路当地的地方官吏,包括蔡襄在内,当然是希望第一批参与海运的,只有他们当地的商贾。

但这并不切实际。

海运是国家的大事,不是一地一州之事。

如果第一批海运,都是由福建路商贾参与,是会出乱子的。

所以,卫渊与范纯仁,会以举荐的方式,推举其余地方比较优质的商贾去参与海运。

其他地方的商贾想要获得参与海运的举荐,就只能给他们二人送好处。

卫渊看了一眼范纯仁递来的名单,上面的许多世家,在朝中都有势力,似与他们范家有着千丝万缕的往来。

他别有深意的开口道:“范大人举荐的这些人,有说法啊。”

范纯仁笑道:“彼此,但就实际而论,他们也的确有着足够的能力参与海运,第一批海运,事关国朝颜面,我这也是经过慎重考虑所挑选出来的一些人。”

卫渊点了点头,呼出一口浊气,喃喃道:“如今,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范纯仁好奇道:“那股东风在何处?”

卫渊笑道:“一场对阵倭寇的空前大捷。”

空前大捷?

范纯仁若有所思,“静候佳音了。”

七月十一日正午,卫渊亲自下令,命四千水军将士齐齐赶往钓鱼台、赤尾屿,向盘踞在此的倭寇发起总攻。

同时,命荡虏军、各地官兵,对有意影响海运正常贸易的各地山寨、匪患势力,进行全面清洗。

本着宁杀错不放过的原则,以往危害一方的家族式山寨,被彻底拔除。

卫渊在来东南之前,王安石曾说,真正让东南百姓苦不堪言的,是以村寨为组织的匪患势力。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