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会官网,顶端是几个栏目。
顾陆点开“故事之窗”,是读者反馈区。
“幽默故事越来越不好笑了”、“五月红版质量变低了”、“《雨夜敲门声》挺不错的”、“为什么筑城很多报刊亭都不卖故事会了?”……
翻了好多页,才瞧见了有关自己的评价。
cyril16:[好少见一个作者同时写了两篇,《好心》和《墙上的窟窿》和其他故事格格不入,挺有意思。]
九个橘子:[《好心》这作者顾陆好像tm一个哲学家,哈哈哈。]
除此之外没了。
“反馈好少啊,果然短篇不出单行本,根本积攒不了读者。”
顾陆在心里祈祷,下次触发,能不能搞个长篇小说——当然也不要太厉害的中长篇,文学性最好不要那么强。
就像《人类群星闪耀时》,只能当库存,需要学习前置才能够发。
放学时,顾陆又去办公室,由于来的次数多了,刚开始的紧张感都没了。
“老师,这几本书看完了。”顾陆把书还给了黎老师。
“看完了有什么感受,随便说说。”黎老师问。
卧槽碉堡了,顾陆忍住了想用这种大学生式的惊叹来评价。
“写了那么多角色,但都只感觉是角色本身,没有作者的痕迹,”顾陆说道,“经常我们说由小见大,而这本书是最贴合这四个字的,由小人物见证大国四万万人的历史,北平沦陷的众生相啊。”
黎老师点头,对学生的回答比较满意,“这些书是我送给你的,不用还给我。”
“我家里也没什么地方保存,所以我想着还是还给老师。”顾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