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数日,贾旭一行人也没有在驿馆中枯等,而是在毗阇耶城内及周边四处闲逛。毗阇耶城共分三重,最外部是依城而居的百姓村落,从规模来看,大概要有六七万人,除向东通往港口的大路和一条自城中横穿而出的南北大路两旁稍微规整外,其他地方的民居也没什么规划,都是随意分布,远远望去密密麻麻。城中多雨,民居间的小径大多数时候都泥泞不堪。
被百姓村落围在中间的是王城。王城呈正方形,由一座高近三丈、周长约十二里的红土墙组成,城墙外边还环绕着一条护城河,河宽十余丈。城墙的四边各有一道城门,四角则各有一座石塔,塔上刻着占城国历史上功勋卓著的王的面孔,高高在上、俯眸脚下众生。
占城国的官员、贵族都居住在王城之内,除此之外还有祭坛、寺庙、国家机构、兵营、专供富人的高档市集等等,王城内的道路都铺了碎石,并有人定时清理,故而显得整洁得多。贾旭等人暂居的驿馆则坐落在王城内的东部,紧靠城门内一侧。
而王城的正中,则是国王居住的王宫。王宫四周倒没有很高的宫墙,只是丈余的墙面上被各种装饰物妆点得十分漂亮,宫内的诸多建筑透过宫墙露出或平或尖的金碧辉煌的顶部,映射着国王的富有和高贵。
而贾旭这几日的足迹不仅遍布王城之内,还出城数十里,对毗阇耶城周围进行了详细的探查。
他倒不是出于什么军事目的。大名鼎鼎的占城稻就是源自于此,贾旭心想占城国的农耕技术想必十分发达,只是几日来的探访,让他大失所望。与他所设想的正相反,占城国耕作方式极其粗放,农田中也没有任何人为的灌溉设施,只是简单地在土地中挖个坑,然后将稻种扔入掩埋。完成播种之后,“旱不求水、涝不疏决,既无粪壤、又不耕耘,一任于天”。
敢情这占城稻耐旱、耐涝的特性就是在这种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粗放的耕作方式中“被迫”形成的,真是老天爷掐着脖子灌饭吃的典范,让贾旭哭笑不得。
可其实细想起来,倒也并不让人意外。彼处雨水丰沛、密林遍布、四季常夏,此时人口又不甚多。像毗阇耶城这般大规模的城市还算罢了,在周围挖个坑埋个种已经是最大的妥协了。而那些散布在密林中的村落,每天睡醒了到林子里逛一圈,树上结满了各种奇形怪状到叫不出来名字、天天摘也摘不完的蔬果,根本无需劳作,也没有挨饿之虞,又怎么会有动力潜心研究耕作技术?难不成大米比榴莲、菠萝蜜、释迦、面包果、山竹、莲雾、香蕉、荔枝……更好吃么?
只有那些北纬三十度线附近的苦难民族,种着一年一熟的低等作物,才会执着于从土里刨食,耗尽心力地钻研如何让地里的庄稼多收一斗。我们这里都是一年三熟,种子丢在土里不用管,自己就长得繁盛茂密,五十多天就可以收获了。
人比人,真的是要气死人。
贾旭索性也不逛了,就在王城内等着国王的接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