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高端产线升级的效果,重构光刻机系统(4 / 4)

这么长的时间,其实真正比较大的调整就只有运动控制那一次,剩下的几乎全都是微调。

这些微调说有效果吧,可能有一点点,都不太明显,甚至是稍微误差一下下的事儿,也就在统计学的概念里,有了一点点的提升。

难道除了发现的那一个问题之外,其他的地方真的全都到极限了?

纪弘总觉得哪里有些不对,因为极限是很难达到的。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用正多边形模拟求圆的面积的问题。

大家都知道,边数越多,正多边形就越接近圆。但如果是人去画,边的数量你不论怎么花那都是有限的。

但如果换计算机来做,上就直接循环执行个几万几十万次,精确度就会有非常大的提升。

产线工艺也是类似的,是一个不断的在逼近极限的过程,前期当然非常简单,随便搞搞就能提升。

但工艺越先进,再想提升就越复杂。

但,这条产线给纪弘的感觉就是,它真的已经趋近于极限了。

难道梁松真就这么厉害?

他随手指一指,就能发现所有的瓶颈?就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就能让产线上的每一个流程和数据都逼近极限?

这有点儿离谱了吧?

还是说他也将所有数据循环执行了几万几十万次,算出的最优解?

纪弘问了曾学成这个问题,曾学成当即说道:

“产线的数字化模拟肯定是有的,但那个东西主要是数字,隐藏在数字中的有哪些问题,还是需要人去判断的。跟老大的这个AI比差太远了,完全不是一个层次的东西。”

纪弘明白了,这就不对。

人再怎么挑,细微之处总是会被忽略掉的,也不能挑干挑净,尤其是个个都几乎达到极限。

不过他也没有纠结这个,回头找个机会去拜访梁松,问问就知道了。

他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利用AI加上曾学成,在现在的基础上,实现层叠ALU的生产工艺。

“光刻产线这边的的难度其实不大,”曾学成对层叠ALU的布局已经做到了心中有数:

“关键核心就是晶圆上下联通位置的精准预留,现在我们改进了控制算法,精度完全可以满足。

“更大的问题应该是在封装那边,现在的导通技术是上下一体垂直导通。但,层叠ALU的话,要复杂非常多。”

卷耳智微那边已经发过来了一批测试版图样例,曾学成已经看到了,按照布局设计,多层硅晶圆之间,某个点可能一层和二层需要导通,但和三层不需要导通,四层五层可能又需要导通。

这样搞个几十层,而且需要导通的点位又十分密集,一个精度控制不好,可能整个晶圆就废了。

“ALU运算器毕竟比存储器复杂,想要每层都完全一致是不可能的,但是,也没你想的那么复杂,虽然每两层的导通点位都不一样,但是还是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的。”

纪弘笑道:“精度控制,现在的硬件是能满足需求的,至于密集和复杂的问题,就交给AI吧,无非就是算力的事儿,不行多加点显卡。”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