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面前自己一直最看好的学员要走了,李钊也是一阵唏嘘。
整个陆院,要说谁是一直看着陈钧从进入陆院到现在,成为整个本科院最优秀的学员,那也只有李钊一人了。
“去吧,好好努力,以后有时间了别忘记回咱们陆院看看。”
这是李钊对陈钧说的话。
也是陆院其他负责陈钧文化课方面的导师,以及辅导员讲过的话。
目前军改的口号越喊越亮,陆院很多领导已经意识到,这也就是70年大阅兵耽搁了军部的工作进度。
否则,今年军改的形式,一定会出现翻天覆地的大变化。
在这种节骨眼上,正是上面大动作接踵而至,不断探新,纠错,研讨的过程中。
突然启动雏鹰培养计划,还把计划中的陈钧调过去,参与大阅兵典礼,随便想想都知道,这对陈钧日后的影响,绝对不会低。
成就方面,只要他不在部队里面犯下大错,那就是坐着火箭炮“蹭蹭”往上升的类型。
陆院领导的见识,可比陈钧多的太多了,这帮人虽不像他一样经历过后世的变化,但根据眼下的时局判断。
也会比他这个当事人更清楚,陈钧作为陆院近几年最优秀的学员,铁定是要借助军改的机会,真正实现毕业就飞跃的质变了。
当然,他们也不清楚。
所谓的借势,借军改机会,也是陈钧来陆院报道的半路上,就已经制定好的计划。
毕竟,没有信息差,没有夜以继日的努力,时刻不敢放松的盯着目标,一步一个脚印的狂奔。
又哪来无缘无故的机遇呢。
副院长消息通知下来的当天,陈钧就把该处理的事情,该去碰面告个别的导师,或者校领导那里,都去跑一圈。
连武院老耿那里,他也打电话说了一遍。
耿魏东作为陈钧前世最铁的战友,这一世,经历过香江的任务后,虽不能说二人恢复到前世那般,同生共死,亲密无间吧。
至少一起执行过任务,经历过枪林弹雨的洗礼,其战友情也远远超过了普通战士之间的相处。
老耿听从了陈钧的建议,没有选择离开武院去选拔什么武警特战队。
而是着手开始准备硕博连读,为自己提升校官做准备。
武警学院基本和部队一样,只要是指挥系的,本科毕业后想要继续考研,必须有两到三年基层经验。
当然,其中也包含合训分流期间任职培训啥的。
就比如说耿魏东毕业后留校,负责给武院的新生担任教官,这虽说不是基层经历吧。
但也算在内,从香江回来后,算算日子也符合报名的标准,那小子就在武院。
这方面倒也方便。
等忙完所有事,陈钧回到宿舍时,基本已经过了晚饭的时间。
这段时间,学院临近暑假,很多课题要收尾,应付期末考试。
再加上集训报名各方面的事情要忙,学院没啥特殊的安排,类似新闻联播什么的,都取消强迫性质了。
除非哪个系的涉及到实时新闻,自己去多媒体教室或者电教室上自习就行。
这种情况下。
杨帆,梁魁,沈从军这几个吊货肯定就没啥自觉性了。
平时有学院要求着,必须去看的时候,他们还要安慰自己,是看在夏丹,或者萌萌(新闻联播主持人欧阳夏丹,李梓萌)的面子上才去的。
学院一旦不强制,这两位的面子也不好使了。
平时这个时间段,没啥事干的时候,是整个宿舍最热闹的点,不是坐在一起吹牛逼,就是凑在一起相互借鉴有关课题资料的内容。
私下串点答案啥的。
但今天,气氛明显不同。
陈钧推开门走进宿舍,梁魁坐在最里侧一言不发,他本身块头就大,缩在那里一动不动,给人的感觉,都能把整间屋子的气氛都给压沉闷了。
杨帆低着头坐在马扎上扣着手指头,低头不语,沈从军靠在进门右手边的铁皮柜上,一副沉默寡言的模样。
何京也回来了,手中正捧着水杯,看着推门进来的陈钧。
一群人都在一块呆了这么多年,陈钧推门的那一刻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