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怪不得他对齐鲁地区那么熟悉(五千字章)
国家考古队,九队办公室。
秦思思穿着一条浅白的碎花长裙,背着双肩包,脸上洋溢着欣欣然的笑容,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敲了敲办公室的门。
“老姚,我们九队的新成员来报到了。”工作人员说道。
办公室内,一名年约四十的男子,方脸,短发,抬起眼来,看了看秦思思,脸上挂着温和的微笑:“新成员呀,进来吧。”
“姚队长,我是从安陵考古队调上来的秦思思。”秦思思落落大方地走了进去,笑道。
她也在观察着办公室和队长老姚。
老姚穿着一身简单的灰色T恤,脸上带着常年奔走的风霜,在他的面前,是一张办公桌,整齐地摆放着各种考古工具:刷子、铲子、放大镜,还有那些精致的测量仪器和记录本。
他的身后,则是是一排高大的书架,上面摆满了各类考古书籍和资料。
墙面上,还挂着几幅巨大的考古现场照片,记录了考古队跋山涉水、挖掘遗迹的艰辛与喜悦。
“好,坐吧。”
老姚站立起身。
他示意秦思思坐在办公室的木质沙发上,又冲了冲茶水,给秦思思倒了一杯。
“谢谢姚队。”
秦思思脸上露出笑容,谢道。
老姚坐在对面,看了看秦思思,笑问道:“小秦,你在安陵考古队工作的时候,负责什么事项?”
“安陵考古队的人员相对要少一些,所以我负责考古队里的实地勘探,还有发掘挖掘的场部整理,记录详细的文物出土情况。”秦思思的专业素养很高,对答如流。
“不错不错。”
老姚欣慰地点了点头,“对了,前几天,你们安陵市发现了一个汉代大墓,近乎完好无损地挖掘了出来,你有参与吗?”
秦思思脸上立即浮现一抹自豪:“正好,我有参与其中。”
“没想到伱年纪轻轻,就已经有着丰富的考古经验,你们安陵考古队,很有实力呀。”老姚笑呵呵地夸了一句,“可否给我讲讲其中具体的细节?”
秦思思迟疑了一下,随后才应道:“说来惭愧,其实能发现那座汉代大墓,最大的功臣,并不是我们安陵考古队。”
“哦?”
老姚的脸色略有些惊讶,“我更感兴趣了。”
近些日子。
他得知了队内有位新成员要来,便了解了一下安陵考古队,以便了解一下这位新成员的考古水平。
恰好,他在‘考古网’上,看到了安陵发掘的一座汉代大墓。
据‘考古网’报道。
这座汉代大墓,从发现文物,到开始挖掘,仅仅用了两天。
尤其是从开始挖掘,到进入墓室,仅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这样的速度,让他很是震惊。
一般而来,地方考古队的水平并不是那么高。
仪器方面,如声波探测仪、电磁探测仪和地下雷达,地方考古队也没有那么先进的设备。
可是安陵考古队却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对鞍座汉代大墓的墓穴定位,进入墓室,令他有些吃惊。
他的心中,对这位即将来报到的新队员,也高看了几分。
秦思思双手端着茶杯,笑了笑:
“姚队,说来也凑巧,那天我们正好和一位文物修复大师合作,名叫林川,也是我的朋友,所长对他很重视,正好他要写考古方面的小说,所长便带他到工地上去看看。”
“小秦,我打断一下,你刚才说,这位文物修复大师,林川,也写考古小说?”老姚饶有兴致地问了一句。
秦思思点点头:“是的。”
老姚呵呵一笑,便道:“同行啊。”
秦思思顿时一怔,看着面前的队长,诧异地问了一句:“姚队,你也写小说呀?”
“只是闲来无事的随笔,记录一下考古的经历罢了,你继续说。”
老姚谦虚地笑了一声,随即端起他的保温杯,抿了一口茶。
只不过,一不小心写成了大神而已。
秦思思抿着嘴笑了笑,只觉得面前的队长,拉近了不少距离。
可能是因为他和林川一样,都写小说的缘故。
小说作者,往往给人一种人畜无害的感觉,林川更是给她一种亲和感。
因为,林川教了她‘闻土之术’。
那份笔记,现在她还在背包里。
想着想着。
秦思思便继续道:“姚队,林川到了工地之后,扫视了一圈,然后跑到一处山头上,用他的话说,是寻龙定位,紧接着,他便告诉我们说,他好像找到了墓穴的位置。”
“寻龙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