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肚子里的东西
患者既往有慢性皮肤湿疹病史3年余,间断使用氯雷他定抗过敏。
皮肤湿疹,这个东西,一般在过了婴儿期之后,正常人就不会再出现了,成人了,还是间断出现皮肤湿疹,这就要看免疫问题了,看到这里,武小富就怀疑患者是不是有免疫相关疾病。
查体的时候,只有肝区轻度叩痛。
这个倒是符合肝脓肿的诊断。
再看患者的血项,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6.7%、ALT437U/L,AST591U/L。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是炎症指标,一般也就是百分之五十到七十五,超过这个范围,大概率就是有炎症了。
患者自己也交代了,有反复间断性出现发热、畏寒,夜间明显,体温波动于39.2℃~42℃。
炎症表现,除了顽固性炎症,还真是少有这种反复间断性的发热畏寒,这个就更要多考虑一些了。
而且,还不是低热,直接就来到了三十九度以上,甚至是来到四十二度,肝脓肿一般也来不到这个程度,太高了。
alt和ast都是转氨酶指标,这个也是太高了,一般都是不会过百的,这次直接就四五百了,不过,也能用肝脓肿解释。
可是患者之前入院后就因此用了头孢哌酮/舒巴坦2.0g,12小时1次静脉滴注抗感染,多烯磷脂酰胆碱465mg,每天1次保肝等治疗1周,患者转氨酶有所下降,但是反复间断性出现发热、畏寒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体温还是居高不下。
这么多药物用下来,一般的肝脓肿,基本都能压一压了,转氨酶下来了,就是明证,但是体温还是没有下来,那就说明患者的炎症,很可能主要原因不在肝脓肿上。
这个时候,就要警惕了,患者是不是还有什么其他的隐藏疾病。
看病就是这样,一点点可疑的病都不能放过,不然的话,很可能就误诊了,不仅患者的表层疾病不能治愈,还会延误了患者真正病症的治疗,引发更加严重的问题。
既然存疑,就要进行探索。
患者之前的医生,明显是探索了一半,就直接停下了,患者进行了血培养未见细菌生长,吲哚美辛退热效果不佳,还加用地塞米松退热,效果倒是没错。
因为患者拒绝,所以还没有做肝穿刺活组织检查。
后面医院感觉大部分指征都指向肝脓肿,还有彩超佐证,索性也就不再多管了,就准备按照肝脓肿治疗,直接手术,期间夜间患者高热,值班医生估计也是为了省事儿,就用了几次地地塞米松降温。
地塞米松其实就是一种肾上腺皮质激素,也可以说是一种万能药,具有抗炎、抗内毒素、抑制免疫、抗休克及增强应激反应等药理作用,降温,说实话,只是其最小的一个作用。
而且,地塞米松的降温作用,和平常用的退烧药降温机制原理还不一样。
平常用的退烧药,比如说是布洛芬缓释胶囊或者是对乙酰氨基酚等这些药物,它们能够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达到退烧的作用。而且在服用退烧药以后还可以增强机体的散热,减少产热,改善发烧的现象。
而地塞米松,是通过抑制体温中枢对致热源的反应,从而降低体温,也就是说,地塞米松作用之后,并不是说体内的致热反应消失了,只是让你的体温暂时量起来没有那么高了而已。
地塞米松可以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来退烧,当身体受到病毒或细菌感染时,免疫系统会产生一系列炎症反应,从而引发发热,地塞米松作为一种糖皮质激素,可以降低体内炎症因子的产生、释放和组织炎症细胞的迁移,从而减少体内炎症反应的程度,达到退烧的效果。
其次,地塞米松可以通过抑制免疫反应来退烧。一些感染性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会因为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而导致发热。地塞米松作为一种免疫抑制剂,可以抑制体内的免疫系统,调节和抑制自身免疫反应,从而达到退烧的作用。
这个就很可怕了,地塞米松都把你的免疫系统给抑制了,那你身体的免疫能力,可想而知会骤降到什么程度,这个时候,很可能就会因小失大,对身体产生更大的影响。
此外,地塞米松还可以通过其抗组胺作用退烧。组胺是一种能够引起血管扩张和组织水肿的生物活性分子。地塞米松可以通过抑制组胺的产生和释放,达到抗过敏、抗水肿的作用,从而起到退烧的作用。
传说中的大炮打蚊子,说的其实就是用地塞米松来降温。
在临床上,一般地塞米松都是作为最后的手段来用的,就像是临床上用抗炎药,万古霉素都是最后实在不行了,才用一样。
地塞米松可是真正的双刃剑,要是小病用了,反而是不好。
一般来说,像东海一附院这样的大型医院,地塞米松的使用,很是谨慎,基本上用的也很少,反而是一些下面的医院,或者说是小门诊用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