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十大谋士其中一个是洪承畴,他是明清之际一个有重大争议的历史人物。www.
有观点认为,洪承畴为清朝统一中国出谋划策。
参与清朝中央政务治理,在招抚江南、避免江南百姓生灵涂炭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
但也有观点认为,洪承畴在大是大非面前总是经不起考验,挺不起脊梁,是一个可悲可叹的人物。
洪承畴的一生,明显地分为两个阶段。
前半生在明朝,镇压农民起义,后与清军作战失败被俘,皆不应肯定。
后半生投降清朝,为清朝征服东南和西南出谋划策。
一定程度上降低百姓赋税,可以缓解百姓的敌视情绪,对于改善不利状况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五日,洪承畴又因病请求退休,经清廷同意。”
而且清军之所以战胜,不过是上天的旨意。
如果推荐人表现无法得到预期效果,那么保举人同样也应当受到惩罚。
“洪承畴遂于五月出山海关,与围困锦州的清军对峙,在多次出击中互有胜负。”
“洪承畴降清后,皇太极令他隶属于镶黄旗汉军,待遇十分优厚。”
仅此一点,他就知道皇太极比崇祯更加英明。
洪承畴本身就是明朝的官员,十分了解江南人民的心理。
“为安定民心,清朝入关后,宣布取消明末的加派赋税。”
更讽刺的是,连清廷也对他疏离防备。
“于是范文程立刻回奏皇太极,说洪承畴不会死,如此爱惜衣服,更何况生命。”
“曹文治死后,崇祯帝便决定以潼关为界,关外军务由湖广总督卢象升总理,洪承畴专督关内兵,对以李自成为首的起义军实行重点围攻。”
“次年,洪承畴升任为太子太傅,再次入内三院佐理机要,还担任过《太宗文皇帝实录》一书编纂的总裁官和会试主考官。”
清朝是他们满族建立的王朝,对于满族来说。
他卖主求荣是真,但他却没有出卖民族。
洪承畴凭借聪明才智深受他的器重,成为了他的得意门生。
“对于归降的明朝官员,官复原职,对于降清的汉族文武官员,升级任用。”
洪承畴审时度势,发挥自己的才能,所做出的努力,于社会进步有利。
双方交战,各自为主,皇太极不会介意。
“顺治十七年,洪承畴因病请求回京。”
如今看来,洪承畴担此重任后,很好的给大清解决了不少麻烦。
“洪承畴被围至六月,粮食将尽。”
“洪承畴正打点行装,准备回京,孙可望突然率众出降。”
“也就是内外文武官员的奏章和各部院覆奏的本章,都要通过内院。”
“洪承畴所率领的明兵,被人称为洪兵。”
“剩下的人逃往杏山,又遭遇伏击,全军覆没。”
“送母归原籍未奏闻,为亲人服罪,情有可原。”
“在大顺军向北京迅猛进军时,范文程曾上书多尔衮,指出明亡已是大势所趋。”
在清朝统一天下的过程中,为了解决老百姓反抗的问题,洪承畴制定了好几种措施。
如曾经的张春,得到恩情却不能为自己效力,又不愿以死明志,最后没有功名的死去。
回想松山兵败后,洪承畴畏死降了清,成为镶黄旗下的贰臣,留下骂名。
“晚上清军竖梯入城,擒获洪承畴与巡抚邱民仰、曹变蛟、王廷臣等将领。”
“清廷几经争论,赐以洪承畴三等阿达哈哈番的爵位。”
曾在洪承畴面前,吟了首打油诗,讥讽他是山里鹧鸪。
“随后又调集总兵左光先和柳绍宗合击农民军,在干盐池大败起义军。”
洪承畴减少了武力征服,对百姓和社会来说减少了战乱和破坏,有利于百姓和社会的安定以及生产力的发展。
“崇祯十二年,洪承畴调任蓟辽总督,领兵与山海关马科、宁远吴三桂两镇合兵。”
“洪承畴的悍将曹文治主动请缨,率众三千人,进击农民军。”
但他认为自己是忍辱负重,曲线救国的英雄。
“被打败,逃回城内,但城门关闭进不去,于是败兵大部分被杀。”
“他七岁受启蒙教育,因家境不好,之后便辍学回家帮母亲做豆腐干。”
“顺治十六年,清军攻占昆明后。”
据说,有个同学也算有点文墨,还会吟几句诗。
“范文程不仅不介意,还与洪承畴谈古今大事。”
“清军占领北京后,曾进行分功赏爵,洪承畴入内院佐理机务。”
“同时仍兼总督三边之职,成为镇压农民起义军的主要军事统帅。”
倘若推荐者表现优异,那么保举人就可以得到相应的奖励。
不论是多尔衮、顺治帝还是康熙,都未曾让他加入权力核心。
并向他询问明廷制度,明廷宗室被俘虏,置若罔闻。
“天启七年,洪承畴离开浙江,转到陕西升任陕西督粮道参议。”
“两年后,洪承畴升任两浙承宣布政使左参议。”
“崇祯十四年,洪承畴奉命率领精锐十三万来援,集结于宁远,与清兵会战。”
“洪承畴指挥清军在常德设下埋伏,结果大获胜利,迫使孙可望撤回贵州。”
从他投降清廷那一刻起,他就已经知道自己必然会是一个争议极大的人物。
“农民军采取诱敌深入、分而治之的战略,使曹文治四面被围,被迫拔刀自杀。”
“崇桢二年,陕西农民王左挂率起义军进攻耀州。”
“在略微调整后,崇祯帝批准其方略。”
“第二年二月,松山城副将派人前去请降,为表诚意,愿拿儿子为人质。”
“洪承畴中了二甲进士后,在京城为官,前后在刑部做了六年小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