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所阐述的理是形而上的,远早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
其认为理是事物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律,也是伦理道德层面的基本准则。
总结来说,朱子的理学体系,博采众家之长。
以理为本体,气为从属,理气共同构成现实的真实世界。
格物致知也是朱熹理学思想的主要范畴之一,但由于当时社会的教育思想的局限性。
朱熹的格物致知思想具有两面性,对宋朝及元明两代有着深远影响。
格物致知最早出现于儒家经典《大学》中,一直以来深受理学家们的重视。
朱熹对格物致知进行了全面的阐释,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万事万物。
也就是说要想获得知识,首先要接触事物并深入研究它的原理。
朱熹认为致知和格物之间的关系都是彼此统一,它们是同一件事的两个不同论述方式。
格物致知的最终目标是探究事物的真理,直到尽头。
也正因如此,朱熹的格物致知将世间万物整合成同一个真理。
这种提倡学无止境,修身养性的儒家理论对明代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纲五常,是儒家政治观念的代名词。
三纲五常为朱熹所认可,但提及次数较少,因而其地位并不高。
三纲思想萌芽于先秦时期,由董仲舒明确提出并进行初步认证。
朱熹对三纲五常进行了进一步的论述,三纲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是仁义礼智信。
朱熹认为五常是本,在此基础上派生出三纲五常,三纲与五常不可分割。
众所周知,承认世间万物参差不齐是儒家的一大特点。
但朱熹的三纲五常显然有着个人特色,所承认的尊卑是限于特定角色。
如果脱离这一界限,并不能凌驾于他人之上。
“朱熹应诏入宫,因对当时崇佛赏仙的风气甚是痛恨,由此上书斥责这一现象。”
“北伐的宋军虽然在开始的一个月里,取得了恢复多地的成绩。”
“但而后在金兵优势兵力的反攻下,再加上宋军主将不和,军心涣散,以至北伐受阻。”
“在撤兵时又遭到金兵的追截,损失惨重。”
“结果是再次提出了与金国议和,史称隆兴和议。”
“这样的结果在主战派看来自是无法接受的,朱熹更是上书反对和议。”
“同时建议宋孝宗内修政事之道,反对宠信佞臣。”
“但宰相汤思退主张和议,没有采纳朱熹的抗金主张。”
“也许是宋孝宗为了平和朝臣之间的关系,升任朱熹为国子监武学博士。”
“朱熹却来了个辞职不就,请祠归崇安。”
“挂靴而去的朱熹开始醉心对程颢、程颐著作的重读,从全新角度进行思考。”
“后人评价其在学术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影响十分深远,标志着朱熹哲学思想的成熟。”
“而后虽然在仕途上也时有任用,但大都不如意。”
“晚年时,甚至被卷入了史称庆元党禁的事件。”
“公元1194年,太上皇宋孝宗去世后,和父皇有矛盾的宋光宗装病不主持葬礼。”
“以时任知枢密院事赵汝愚为首策划发动了宫廷政变,拥立光宗之子赵扩继位,史称宋宁宗。”
“于是,宋光宗被迫成为了太上皇。”
“而同时参与此事的宫廷内臣韩侂胄因有功,要求这次事件的第一功臣赵汝愚封他为节度使。”
“结果遭到了赵汝愚的反对,由此二人之间结下了怨恨。”
“对于朱熹来说该他时来运转的是,赵汝愚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尊崇道学之人。”
“因此把朱熹从外地调至京城临安任侍讲,也就是做宋宁宗的老师。”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次的朱熹还真是腾达了。”
“但好景不长,敌方的韩侂胄暗中发力。”
“让谏官上书宋宁宗,赵汝愚是以宗室居相位不利于社稷。”
“如此几次后,赵汝愚最后竟遭贬官外放,不久后暴病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