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文帝对冯太后恭顺孝敬,冯太后亲自教育与监督。”
“亲作《劝戒歌》三百余章和《皇诰》十八篇,作为他学习的指南和行为准则,从思想上向他灌输治理天下的原则。”
“冯太后还特别注意言传身教,经常外出巡视。”
“将孝文帝带在身边,以便让他随时随地得到磨炼。”
“486年正月初一,孝文帝登朝入仕,冯太后有关的诏敕册文大多授意孝文帝起草。”
“冯太后晚年在生活上躬行节俭,平日穿戴没有锦绣华丽的装饰。”
“她临朝以后,在宽仅几尺的几案上就餐,使原来的食谱减少了十之八九,杜绝了奢侈铺张。”
“在冯太后的表率之下,孝文帝性格俭素,常穿浣濯之衣。”
“490年九月,49岁的冯太后死于平城皇宫的太和殿,谥号文明太皇太后。”
李世民:孝文帝之所以能在汉化之路上走得这么远,背后最大的功臣就是冯太后。
孝文帝两岁时,冯太后就亲自养育他。
两人年龄只差二十六岁,名虽祖孙,其实情同母子。
冯太后一生无子无女,对孝文帝的教育和抚养倾注了全部心血。
冯太后像大多数女强人一样十分自律,在宫中行事严格追求合乎礼法,严戒随性随意。
当年丈夫文成帝去世,按惯例,大行皇帝的遗物都要焚烧掉。
冯太后临灵而哭,作势要跳到火中为先帝殉葬。
虽说不免有点惺惺作态,但她做得周正严谨,谁也说不出什么。
冯太后自己这么做,也要求孝文帝这么做。
献文帝病重时,年仅四岁的孝文帝主动为父亲吮痈。
四岁幼儿做出这样的孝行绝非本能,肯定是冯太后调教出来的。
其余像相对节俭的生活习惯、对汉文化的高度兴趣、重视朝政多过宫廷生活,孝文帝的种种习惯和冯太后仿佛一个模子里刻出来。
当然了,最重要的培养体现在文化思想和政治理念。
冯太后对拓跋氏皇族的教育非常上心,对孝文帝则直接上手进行调教。
冯太后文化水平说不上多高,但她贵在能以执政经验消化理解儒家传统文化,把其中最实用最好理解的东西咀嚼加工一遍,直接传授给孝文帝。
在冯太后的诲而不倦的教育下,孝文帝养成极好的读书习惯,培养出深厚的汉文化修养。
孝文帝动辄引用书传章句,对儒家传统有独到的见解,这为他日后全面转向汉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政治理念上的影响更加深远,冯太后推行的三长制、均田制在经济领域开动汉化基础。
孝文帝跟着学跟着看,鲜明地看到汉化改制带来的巨大收益。
冯太后生前并没有一再叮嘱孝文帝要把改革继续下去,但改革成就已是天下人所共知。
孝文帝看得真真切切,不用别人催,内心深处对汉化改制的认同已无人能撼动了。
冯太后去世之后,孝文帝决定迁都洛阳、禁断胡语、改用汉姓、推行官员班禄。
改革力度空前地大,触动的利益群体也远比冯太后时大得多。
以至于招致朝臣大规模反对,孝文帝不得不以诈术实现迁都。
面对这么大阻力孝文帝仍能坚持改革,政治底气毫无疑问是冯太后十余年临朝听政,一点一点为他积淀下来的。
十六国和北朝推动汉化的三位功臣,分别是前秦天王苻坚、北魏孝文帝元宏和北周文帝宇文泰。
这三位中孝文帝改革最全面、力度最大,可以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客观地讲,北魏的汉化改革其实是冯太后与孝文帝共同完成的。
只不过冯太后做的基础的、深层次的、不易观察到的部分,这才让孝文帝独擅汉化改革之光。
孝文帝对冯太后的感情十分深厚,冯太后去世,孝文帝哀痛过度,不食水米。
还要遵汉家古礼为冯太后守丧三年,在大臣力劝下才作罢。
此举到底是不是像冯太后当年灵前跳火一样做给世人看的,无从推知孝文帝内心想法。
但从实际情况看,孝文帝当时帝位稳定,无人能够威胁他,并无作态给世人的必要。
有道是,生恩不如养恩。
孝文帝能够顺利长大、完完整整地享受冯太后的母爱,相比前代皇帝们他幸福得多。
哪怕是从最基本的感情逻辑来看,孝文帝对冯太后的孺慕感激之情,也是发自肺腑的。(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