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一开始,王昌龄未能中举。
直到开元十五年,王昌龄才考中进士,被授予秘书省校书郎的职位。
秘书省校书郎算是一个不错的官职,唐朝很多宰相比如张九龄起步都是秘书省校书郎。
王昌龄能够担任这个官职,前途似乎无限光明。
但光明虽然光明,但王昌龄在这个位置上一干就是好几年。
迟迟无法升迁,也让无法施展自己心中的报复。
于是他想考博学鸿词科,博学鸿词科始于唐玄宗时期。
能考上的无一不是学识广博,文学造诣极高的士子。
当然如果考中,职位和地位也会水涨全高,成为当时不少士子选择入仕的途径。
王昌龄成功考中了博学鸿词科,得以担任河南汜水县尉。
汜水县靠近东都洛阳,是第二等县,也让王昌龄有了施展自己才能得地方。
但与诗作名满天下相比,王昌龄的仕途那叫一个不顺。
宰相张九龄被贬回乡,正义性爆棚的王昌龄立马声援。
显然王昌龄不理解官场险恶,官场上饭不能乱吃,话更不能乱说。
王昌龄也惨遭贬谪,远离中原,前往岭南。
好在运气爆棚,王昌龄刚贬没多久。
唐玄宗就改年号为天宝,大赦天下。
于是王昌龄又得以回来,担任江宁县丞。
但没几年,王昌龄又遭到贬谪,这次贬谪的理由是王昌龄做事不注意细节。
原来这次贬谪纯粹是因为王昌龄因上书指责李林甫、杨国忠等人为了修建自己的别墅,大肆砍伐江宁青龙柏木而已,引起他们的不满。
一开始他们想要置王昌龄于死地,但最终唐玄宗放了他一马,只是将他贬谪到龙标担任县尉。
从这个方面来说,王昌龄这种性格刚直的人真的不适合官场,也为自己的悲剧埋下伏笔。
好在当时不得志的文人不在少数,两次被贬前后。
王昌龄遇到了不少好友知音,比如孟浩然、李白和高适。
可以说盛唐大半个诗人,都是王昌龄的好友。
只是和仕途上的不顺也让王昌龄的运气一直不好,似乎还传播到朋友身上。
首先是孟浩然,王昌龄很仰慕孟浩然,第一次贬谪后就去特地拜访了孟浩然。
有人拜访,孟浩然自然要尽地主之谊,盛情款待,甚至还准备了江海河鲜大餐。
但问题是孟浩然这几天刚好后背长了个大毒疮,按理说不能吃这些的。
但王昌龄的拜访让他很高兴,于是就陪着一起痛饮。
结果没几天,孟浩然就毒疮发作病逝了。
后来王昌龄又去拜访李白,两人相见甚欢,喝酒谈人生,不亦乐乎。
但没几天,李白自己也被流放到夜郎。
后面则是岑参,岑参也是唐朝著名的边塞诗人,而他前往边塞纯属王昌龄的原因。
作为豪族,岑参家境优渥,父亲是刺史,日子不要太舒坦。
听闻王昌龄拜访,便设宴款待,席间王昌龄不断说塞外风光的壮阔,一下子就吸引了岑参。
岑参只知道塞外的壮丽,却是一个不懂民间疾苦的官二代。
在王昌龄的一通话语下,当即从军边塞,这一去就是六年。
六年后,岑参回来,第一句就是塞外生食苦。
可以说和王昌龄吃饭虽然很美好,但代价似乎有点大。
“这样的性格,实在难以在变幻莫测的官场里生存。”
“这也是他接连几次被贬,官运连连走背的原因。”
“王昌龄也有几分幸运,还没走到岭南,就被赦,重新召回长安。”
“在回程的路上,王昌龄失去了好友孟浩然,但结交了知己李白。”
“他跟李白相逢恨晚,日后时常互相思念,赠送诗歌。”
“孟浩然的死,跟王昌龄有很大关系。”
“他走到湖北襄阳时,顺道拜访了孟浩然。”
“当时孟浩然背上长毒疮,刚刚治愈,不能喝酒。”
“但两人喝起来毫不顾忌,孟浩然因此病发身亡。””
“王昌龄返回长安后,很快就被任为江宁县丞。”
“江宁在南京,虽然离长安远,但至少比去岭南好。”
“县丞是正八品官,类似副县长,是县令的副手,也是全县的二把手。””
“这个任职,王昌龄并不满意,故意在洛阳停留了数月后,才到江宁上任。”
“到了江宁后,时常外游喝酒,懒怠公务。”
“这种浪荡不羁的行为,很快招来流言蜚语,很多人开始抨击王昌龄。”
“时逢友人辛渐到访,送别时,王昌龄写了两首诗给他。”
“想到自己为官数载,身世坎坷飘零,颇为辛酸,特意叮嘱辛渐。”
“寒雨连天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