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盛唐诗人韦应物(1 / 4)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韦应物是一位举足轻重的诗人。

他的诗歌作品充满了山水田园的意境和超然脱俗的人生态度,被誉为山水田园诗人。

然而,韦应物的一生并非一帆风顺。

他在人生的道路上历经波折,最终成为了一位备受敬仰的诗人。

“每次读到韦应物所写的唐诗,诗词里面所透露着的那份云淡风轻。”

“所描绘出来的田园画卷,总想着有一日能够逃离这俗世,去过一场隐逸的生活。”

“人们熟读他的诗词,却不知写出这样温婉恬淡诗词的韦应物。”

“在少年时代,还是长安城里有名的恶少。”

“不仅不喜好读书,还仗着自己皇家侍卫,韦家儿郎的身份喝酒赌博。”

“虽然没有犯下什么大恶,但也是横行乡里的富家少爷。”

“只是一场灾难的来临,却也让这个浪子醒悟了过来,最终成为了唐朝诗人中一个异数。”

“曾经民间有这样一句话城南韦杜,去天尺五,这句说的就是当时的韦家与杜家。”

“虽然说到了韦应物这一辈,韦家的光芒已经开始比不上杜家。”

“但是韦应物他的祖辈从当朝宰相,再到朝廷命官,无一不受皇帝重用。”

“含着如此高贵的金汤匙出生的韦应物,自然是长安城里极为金贵的少爷。”

“少年的时候不喜欢读书,更喜欢约上其他的富家子弟,在声色中纵情萧洒。”

“到他15岁的时候,时常在宫闱出入,便做了唐玄宗的贴身侍卫。”

“那个时候的他,因为有了双重身份,更是嚣张跋扈到了极致。”

“他曾写过一首《逢杨开府》,这首所作的回忆诗就可以看到他过往的荒唐事。”

“年少的他,又怎能知道人间愁苦。”

“他总以为这破天的富贵足够让他逍遥一生,所以他看不到那一场将要来临的山河破碎的灾难。”

“公元755年一场安史之乱的爆发,将整个唐朝醉生梦死的假象给戳破。”

“一个看似强盛的帝国,就在一朝一夕之间发生巨大转变,又让多少人成为了这场战乱中的悲剧。”

“皇帝在这时候也一路逃往蜀地,韦应物也终于失去了他的靠山。”

“他不再是天子近臣,也不是再是长安城里肆无忌惮的少爷。”

“突然之间,好像命运就让他抛弃了。”

“这时候的韦应物才20岁,弱冠之年本应是干一番事业的少年郎。”

“可是他等来的,是人间的黑暗与疾苦。”

“这段日子,让他过往人生都黯淡了下来。”

“可是命运也并没有全然亏待他,为他的身边送来了一位女子,那是他16岁的妻子元苹。”

辛弃疾:你若不离不弃,我必生死相依,唐代诗人韦应物悲欢离合的传奇人生。

说起唐代诗人韦应物,小时候那妥妥的一个京城恶少,标准的纨绔子弟。

韦应物的家族在唐朝盛世间那是绝对的风光无两。

仅唐朝韦氏一族出了17位丞相,个个都是贤能之士。

他放纵不羁,横行乡里,人们见到他都躲着走,送他外号韦见愁。

长辈见他如此放纵,觉得再不能放任。

于是在他15岁的那年,以三卫郎的身份安排他成为玄宗皇帝的近身侍卫。

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带杨贵妃仓皇出逃,韦应物流落失职。

至此后,韦应物性格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

究其原因,应该有两个方面。

一是,时代变迁,家道中落。

韦应物出生时,家道就已经不再辉煌,特别是安史之乱后。

那时他才刚到20岁,身份、地位、生活条件发生巨大的变化,导致他心理落差更大,迫使他不得不考虑将来的出路。

这是他改变自己性格乖张,开始立志读书的社会原因之一。

二是,妻子元苹对他的影响,可以说这是韦应物性格转变的主要因素。

妻子元苹出身名门望族,其祖上是北魏昭成皇帝,其父是吏部员外郞元挹。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