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富贵词人晏殊(1 / 4)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露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中秋月》中化用李商隐的诗意,而浑成自然,不着痕迹,这首七绝可让人一睹一代天才晏殊的文彩。

而且纵观整个历史,有才华有实力还能善终的大臣着实不多,晏殊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北宋有这样一名太平宰相,他5岁被称为神童。”

“14岁就破格参加殿试,受皇帝器重。”

“在官场,他是两朝元老。”

“在文坛,他是北宋祖师爷级别的人物。”

“欧阳修、范仲淹、王安石、韩琦等著名文人都是他学生。”

“这个人就是有北宋第一富贵闲人之称的晏殊。”

“和同时期仕途坎坷的同僚不同,晏殊的一生十分顺畅,被人誉为词人里的盛世宰相,宰相里的天下文宗。”

“有人说,一个人的命运,藏在他的行为里。”

“而晏殊能在风云诡谲的北宋圈内混得风生水起,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深知该如何为人处世。”

“14岁时,晏殊被地方官员以神童的身份举荐到中央,和全国几千名考生一起参加殿试。”

“虽然年龄小,但是晏殊丝毫不畏惧。”

“在考场上神情自若,很快就完成了答卷,让宋真宗赞叹不已。”

“又过了几天,到了复试的日子,拿到题目的晏殊赫然发现自己曾经遇到过。”

“或许一般人遇到这种情况会大呼幸运,顺水推舟完成考试。”

“但晏殊却并没有,他起身走到宋真宗面前,诚恳地告知这道题曾经做过,请他换一个题目考查。”

“宋真宗一听,龙颜大悦,觉得晏殊不仅才华出众,人品更是一流。”

“于是授予其秘书省正字,让其在秘阁内读书深造。”

“从此,晏殊正式踏入官场,开始了一生的沉浮之旅。”

“而正是他的正直,在他的官场生涯上给了自己很多的助力。”

“当时,北宋恰逢太平盛世,官员们大多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市井酒楼大多大设帷幕方便达官贵人饮酒赏乐。”

“晏殊因为经济条件有限不能去,干脆叫上几个好友讲习诗书,闭门不出。”

“皇上得知,觉得他这个人很不一样,人品正直,不沉溺于声色犬马。”

“当时正好要为太子选讲官,于是皇上力排众议,一定要钦点晏殊做太子的讲官。”

“晏殊在得知事情真相后,如实上奏,表明自己是因为没有钱所以才不去的。”

“如果有钱,也会和其他官员一样吃喝玩乐。”

欧阳修:无可奈何花落去,始终错过花开时的赏花人晏殊。

晏殊出生在江西临川,父亲晏固是一名抚州手力节级,按照职位仅仅是一个官府差役。

对于一个以清贵闻名的词人来说,他的家世并不显赫。

虽然出身卑微,但是晏殊自身实力却很强,不仅天资聪颖,而且读书还用功刻苦。

五岁就已声名远播,七岁时做的诗歌已经远近闻名,到了十三岁时更是文采斐然。

随后,晏殊以神童之名被张知白推举入朝,殿试文章写完后。

当朝皇帝宋真宗十分高兴,钦点晏殊为进士,嘱咐一代大儒陈彭年务必把晏殊培养成人才。

有了皇帝和大学者的培养和栽培,晏殊14岁就被提拔为秘书省正字。

晏殊学识渊博,办事干练,宋真宗每次遇到疑难之事,经常写在小纸条上征询晏殊的意见。

而晏殊的建议也多次获得宋真宗的采纳,成为了宋真宗的左膀右臂。

然而在官场上有所起色,在家庭中却痛失亲人。

作为一个以仕途平顺著称的词人,家庭的变故会体现在他的词作上,但是他却从来没有。

晏殊是北宋婉约词派的重要作家,他的词吸收了南唐花间派的精髓。

晏殊一生写过许多诗词,却没有一首是为逝去追悼创作。

晏殊本人似乎其实并不是个很淡定的人,他性格刚毅直率,生活俭朴。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