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非是我看花眼了?
只能暂时不做它想,继续开始搜寻。
屋内放置了两张床,小的那张显然是江浮的。
以前年代物资匮乏,很多家私都是东拼西凑,若是成家有一套崭新的衣柜或床架,那都算得上村里外至高无上的脸面。
而手头显紧的人家,就靠着粮票布票跟大队或邻里置换,甚是直接以物易物。家里头任何破损的东西修修补补又能使用,只要有点小手艺都可以混口饭吃。
一个床架哪有当今复杂的科技工艺,全是沿袭着老祖宗流传的榫卯技巧,一搭一勾便能用上数年,牢固得很。
江家在九十年代中期才发迹,虽说已有自己的作坊,可窄小的单间内还是规划出了一块存放药桶的空地,水泥板上残留了几块还未固化的药渍,可见江成海早已萌发的事业心。
趁着小江浮还在酣睡,我接着翻检起屋内的家什。
梦境的框架虽是由架构师模拟,但愈发真实的梦境更能激发梦主的记忆。
很多时候,我们不是忘了一件事情,只是在记忆的某个角落尘封太久,需要借由与之关联的事物把它唤醒。
国际上很多记忆大师也都是凭靠着这种关联记忆法,去拓展自己大脑的储存量。
忽然,我发现了书柜上裱着的一张黑白相片。
相片中年轻的江成海和王芬相拥而坐,身旁还站着两个高矮不一的男孩。
其中一个便是江浮,而另一个我却未曾见过。
是江家的亲人吗?
可江成海是家中独子,父母早年在战乱中遇害,他孤身一人从北方逃亡至南山县,之后便认识了同是孤儿的王芬。
除了江潜和江凝,我从未在任何新闻报道或是江家兄弟口中听过他们还有血脉至亲。
那这个男孩是谁?
只见他亲昵地把手搭在王芬的肩头,虽然干瘦枯巴,但还是掩饰不住脸上的神采飞扬。
根据相片中江浮的年纪,可以推测出刚拍摄不久,难道是他的同学或邻居?
可男孩和王芬的感觉……
是我想多了吗?
“你是谁?”
正当我思考时,倏然一个浑厚的声音从我的背后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