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却不一样。
科举的出现,导致寒门或者普通人读了书,就有了鱼跃龙门的机会。即便这个机会很小,总归比原来举孝廉的制度更好,会有很多人去试一试。
一旦成了,就是彻底改变命运。
科举的出现,相对公平。
这是荀子为之赞许的。
荀子带着韩千秋、章逸、王棠等一众人,来到堆积试卷的地点。一众人各自落座,陷入了海量的案卷之中。荀子不需要亲自批阅试卷,只需要总揽全局就是。
在荀子吩咐开始后,韩千秋、章逸、徐义府、严都、王棠、白正都开始阅卷了。
四十个名士,也埋头阅卷。
哗啦啦的阅卷声,不绝于耳。
翻卷声音此起彼伏。
所有名士,都在忙碌着。
徐义府作为国子祭酒,阅卷是极有资格的。他参加阅卷,翻看的速度很快,连续翻看数十张试卷,却没有任何的出彩地方。他有些疲惫,伸了个懒腰,叹息道:“这些试卷,太差劲,良莠不齐,或者说绝大多数都是浪费笔墨。”
“我看到的这张试卷,三道题竟然不足三百字。”
“一题一百字左右,都说教化百姓,都是说祈求上苍。只知道喊口号,只知道求苍天庇佑,自己全然什么都不做。而且连字都写不好,都有大批的错字。”
“十个字里面,就有两三个错字,还有写不出来的。”
“唉,这评卷太难了。”
涉及到考试的三道题目,林丰给了大体的答案。虽说题目宽泛,可答案也有,并非是教化,是涉及到更详细地治理水患、干旱,以及治理地方的措施。
这一答案,也是荀子、章逸、韩千秋、王棠等人都认同的,是最多人认同的答案。
如此一来,试卷的评阅就不至于太过主观,相对比较客观。
“徐祭酒,你看到的情况,只有三百字左右,那是小事一桩。我这里的,才是开了眼界。试卷上的字,我都认识。可是答题的内容,我看不懂,都是答非所问,而且以古圣人书中的话语来回答,什么礼仪邦之本,德行人之本。”
“唉,我真是头疼。”
“早知道是这般,我不愿意来,这玩意儿真是折磨人。”
严都摇了摇头。
他有些苦笑,这阅卷的活儿,当时严都这个兵部尚书得了吩咐,还觉得好玩儿,所以来了。如今真正看到,真是觉得头疼,因为试卷中大多数都是不入眼。
好文章简直是极少。
看一篇好文章,能让人心情舒畅,甚至在严都看来,一篇好文章可以佐酒。然而看一篇一篇狗屁不通的文章,那真是让人焦头烂额。
连续看下来,心情烦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