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文本太故弄玄虚了。”
全场细碎的讨论声戛然而止,出题人的笑容也僵在了脸上。
“小明是一个出色的诗人,经常作诗自娱自乐。但是,他一直被一件事情所困扰,那就是诗的排版问题。”
大家竟然笑了几声,连出题人的表情都有些不自然。
“你看,我只是念了一下题目开头,原封不动的。”李颜整个人很是松弛,“大家会笑,您会觉得尴尬,那就对了。考试的时候满脑子只想着解题,这种无用的信息压根进不了脑子。但是解过题了,回头一看就觉得比较尴尬。”
“能够筛选‘无用的信息’,也是竞赛要求的一种必要能力。”
“这点我是支持的。”李颜点头,“做题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一个奖牌,能力练习的最终目标是应用,如果懂得解开一道竞赛难题,却对如何实现具体项目的需求束手无策,亦或是在科研上没有主动能力,那就差点意思了。”
或许换别的场合,李颜这么说会被视为“低情商”“找存在感”,但在这里,大家还真认真思考起他的发言。
这也是他愿意说说“真实想法”的原因。
“伱说的很对,没想到初一就有这样的认知。”出题人表示肯定。
“所以这道题就显得更故弄玄虚了。”
然后他就被贴脸开大了。
“我的初衷,就是训练大家在面对实际项目时提炼需求的能力。”
“那就更应该跟现实有足够的联系,题目引用一个诗人的背景,然后说诗的排版问题。大家都读过诗,知道诗歌排版的情况,绝对不是题目里这种连续短句用空格隔开放同一行的操作,更别提搞个标准行这种东西了……这可是诗歌。”
“这个我知道,不过题目终究是题目……”出题人舔舔上嘴唇,感到压力。
“那您前边又说是训练提炼需求的能力,如果题目本身只是套个壳,那您训练的就只是大家破除障眼法的能力。”
李颜转向在座的各位选手,“就像小学做的数学题,各种儿子前边走爸爸后边追,各种一遍蓄水一边抽水。这类型的题目是先有了要考验做题人的内容,再给套一个现实表皮,对大家抽象需求的能力提升没帮助,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也没啥用。”
没想到,大家竟然表现出了强烈的共鸣。
“举个例子,现在我想集成一个社区的外卖单子,并拥有一支自己的配送队伍,有一个商家入驻的外卖点单平台,需要各位写一个算法来进行订单分配。”李颜娓娓道来,气场拉满,“这个项目的具体算法需求,可是需要我们自己找的。”
点到即止,李颜并不准备把讲台变成自己招贤纳士的地方,于是话锋陡然一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