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必要吧,投资和收获不成正比,想做的话,二线城市就够了。”陈年随口说道。
其实万家宜的扩张模式,陈年已经全盘托出了,并没有任何的保留。
像万家宜这种连锁便利店,最好做的是三四线城市的下沉市场。
到了今年,二线城市的竞争已经开始内卷了,更不用说海城这种早就是一线城市的地区。
陈年创办万家宜的时机占据了天时地利,两年前的商店,又或是现在,仍然保留着柜台售卖的方式。
顾客想买商品只能指着货架的商品,然后让员工亲自拿来再去结账。
这也是时代保留的产物之一,像万家宜这种零售店的开放式货架并不常见,所以可以吸引到顾客。
而海城早就吸引到资本入场了,最早的连锁店也是一线城市先有的。
当抢夺完一二线市场的份额,资本才会想起进入到三四线城市。
这个窗口期大概还有一两年的时间,等到千禧年之后,连锁店会以井喷的方式出现在大街小巷。
但到了一零年,连锁店就会逐渐衰败,直到退出市场竞争。
因为资本再大,也不可能对抗千家万户的个人商户,而且个人商户灵活多变,比庞大臃肿的公司转变的思路快的多。
敌不过个人商户的挤压,大型公司最终都会走向大型商超的营业模式。
这些陈年都有讲过,其中的利弊都分析过,信不信那是人家的事,他也管不着。
但何莹华公司里的人也不是傻子,三个臭皮匠还顶个诸葛亮呢,考察市场应该比陈年还了解才对,干嘛非要去撞南墙?
跟何莹华聊了一会儿,陈年有所恍然,但还是故作疑惑的问道:“何姨,你不会是想让万家宜尽早上市吧?”
“是有这个打算。”
何莹华点点头,轻轻笑了笑。
陈年打量了下不动声色的何莹华,心中不知道是什么个滋味。
其实陈年对何莹华接触的比较多,毕竟还挂着个万家宜顾问的头衔,虽然这份工作花费的时间越来越少了,但对她这个人还是比较了解的。
最初陈年只是认为何莹华是个有事业心的女人,后来从侧面了解到她是用妥协的方式换来的企业,才明白这个女人十分不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