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银心跟在后面挥舞着鞭子,祝英台在前面耍着剑,往书院而去,一路上也算是有了些许乐趣。
至于马车,则嘱托附近一家酒肆送到书院。
尼山书院。
书院院长和院长夫人在房间里看着书桌上的一份名单,名单上都是各地今年来书院读书的学子。
尼山书院院长王和作为名冠省外的名师,有很多世家都会派子孙到这里读书。
只见名单上赫然有着上虞祝家祝英台和会稽梁家村梁山伯的名字,除此之外,还有鄮县太守之子马文才,马文才也是会稽的,说起来和梁山伯也算老乡了。
《梁祝》中并没有交代马文才的过多细节,只是表明此人不学无术,上课打瞌睡,脑子蠢笨如猪,孺子不可教也,至于阻碍梁祝二人的爱情之事,没有提及。
不过看祝英台父亲宁愿逼迫祝英台也不退婚来看,有太守的推波助澜,毕竟前期来看祝英台父亲还是很顺着她的意思的。
面上虽不怎么表达,就同意祝英台女扮男装跨省读书这件事看,对祝英台算是很宠爱了,不像是迂腐之人。
院长夫人拿起名单,询问丈夫的意见。
“老爷,过几天学子今年的学子们都会赶来,我们该怎么分配他们的位次呢?”
院长沉吟了一会儿,说道:“听闻梁山伯好学,为了来我们这里读书,边奉养老母边读书,孝心可嘉,就放在第三排第一个吧。”
“马文才此人不学无术,来了也是混日子,念在他父亲是太守的份上,就放在第五排中间位置,没有放在第七排已经是仁至义尽了。
“祝英台,上虞祝家不可小觑,其子虽不曾听闻才名,听闻上虞祝家有一女,教导的倒是颇为可爱,礼貌非常,想必教子也颇有心得,就与梁山伯放在一起,二人相互促进学习,岂不美哉?”
“还有王天和,是南阳王家的人,才学甚佳,后台颇大,不可小视,就放在第三排中间位置,他两边同样放世家才学尚可子弟。”
“至于其他人,酒囊饭袋就围着马文才坐,后台大而平庸之才就放前两排,后台不大还平庸的就放后两排。”
院长夫人听完微微一笑:“老爷分配得当,这样最是合理,任谁也挑不出毛病。”
院长哈哈大笑,扶须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