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尧臣微微一震,他原本自忖绝对不会像解试那样,进退失措,发挥失常,可此时居然再度紧张起来,赶忙调整呼吸。
欧阳修也觉得一股压力莫名地笼罩心头,深吸一口气,眼神里则露出锋芒,反倒涌起浓浓的斗志。
狄进已经看向题目。
进士科试,诗、赋、论各一首,策五道,《论语》十帖,对《春秋》《礼记》墨义十条。
范围扩大,难度飙升。
以经义为例,解试的经义大部分是送分题,只有两三题比较困难,用以区分考生的水平,但到了省试,冷门的经义就频频出现,甚至占了大半。
这些经义想要完美的答出,已经不是熟记硬背能够搞定,需要考生融会贯通。
更别提还有五道策,还有最重要的诗赋,破题答题的难度都大涨。
狄进在解试答出了无可挑剔的满分试卷,但到了省试里,就不可能实现了,必须要将精力分配,有所取舍。
所以连片刻迟疑都没有,他就将诗赋放在第一,经义放在第二,策论排到最后。
这似乎不太对,后面包括范仲淹在内的很多大儒都认为,诗赋是无病呻吟,清谈空洞,策论才能看出一个学子真正的水平,展现才华该琢磨策论才是。
但狄进很清楚,诗赋可以清谈,空洞无物,策论也是可以清谈,空洞无物的……
参加科举的考生,大部分都是没什么社会阅历的年轻人,或者考了小半辈子的中年人,埋首案牍,让这些人写策论,要么就是模仿先人的成功之作,要么就是眼高手低的泛泛之谈。
实际例子嘛,可以参考后世一道题目,如何解决退休人员再就业难,出题人也不想想,需要削尖脑袋往里面挤的人,真能切合实际地回答出这种问题来?已经挤进去的都答不出来……
同样的道理,古代科举优先诗赋,确实有其历史局限性,但真要以为全靠策论,就能看出考生的才华,那同样是想当然。
科举考试本来就是以评测考生的知识储备和智力为优先的,官场磨砺和社会毒打自然是到做官时候来经历,两者不能颠倒。
所以狄进看了一遍策论的题目,脑海中构思好大致的思路,就将主要精力放在诗赋和经义上面。
经义代表基本功,能够提升考官的好感度,诗赋更是重中之重,让考官对自己青睐有加。
有了重点后,这段时间研究主考官风格的用处就发挥出来了。
根据狄进的分析,作为西昆体的开创者之一,刘筠近几年来似乎也意识到,这种文风越来越朝华而不实的路上前行,正在寻求突破与改变,一味跟风的西昆体已经入不得对方法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