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一章 不慈悲的人(4 / 4)

之后会有京兆府的人给这些僧人安排工作与住处。

余下的事与崇文馆无关了。

苏亶看一箱箱装满了书卷的箱子抬进来,他正翻看着书卷。

有一个学子快步走来,禀报道:“苏主事,外面有几个人想要问能否给他们印书。”

苏亶继续看着书,道:“他们要印什么书?”

“他们想要印谷那律老先生的那卷书。”

“印书需要考虑关中的纸张份额,告诉他们一切听从朝中安排。”

“喏。”

“苏主事,寺内的经书要如何处置?”

苏亶吩咐道:“封存起来。”

“喏。”

现在崇文馆的学子越来越多了,尤其是今年科举之后,又派出去支教夫子两千余人,现在各县各自拥有支教夫子至少十余人,建设书舍有数百间。

还要将这些书舍规整统筹,还要安排各县的支教夫子教书,甚至还要分出课程。

自史书有记载以来,还未有过如此盛况。

盛况归盛况,苏亶还很忧心,要做的事太多了,他低声道:“老夫现在知道陛下为何要将崇文馆的主事交给臣了。”

一旁的学子问道:“为何?”

苏亶低声道:“老夫需要更多的人手,去告知关中各地的士族,让他们多安排一些子弟去支教。”

学子又问,道:“其实还有些士族子弟是不愿意去支教的。”

“那就将他们带来崇文馆,老夫亲自训斥他们,老夫倒要看看,关中那几家士族,谁敢忤逆老夫的意思。”

此时此刻,苏亶终于拿出了关中士族之首的气魄。

这是当今陛下给予苏亶的权势,当关中各地士族想要将苏亶推举为士族之首,他们可曾想过,这位苏亶是当今太子的丈人,他与太子是一条船上的。

而当今太子是什么样的人,人们想到了当年,那洛阳城前的血,洗都洗不干净。

杨,杜两方士族最先响应,之后就是关中各地士族纷纷派出了人手前去崇文馆。

任何参加支教的夫子都要经过崇文馆的评选,苏亶以关中士族之首的身份,任职崇文馆主事很快就解决了崇文馆人手不足的问题。

并且苏亶还制定了崇文馆的种种规章,让一个当初与京兆府几乎一体的崇文馆,有了相对独立的规制。

而解决这些事,苏亶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将当今陛下要求的效率,贯彻到了极致。

李承乾看着崇文馆送来的奏章,仔细翻看着。

夜里的皇宫中,静谧地只能听到风声,李承乾坐在新殿内,开始书写着,将关中已成规模的书舍合并,并且分级,以及与各县官吏协调共同管理,并且制定教书的基本内容。

以学龄七岁的孩子开始分级,制定孩子从七岁到十五岁的教书内容,并且命各县对十五岁以上的孩子进行以将来劳作方面的专业引导。

各地增设校令,增设书籍转运地。

……

李承乾洋洋洒洒写了很多,这都是对将来的崇文馆,改制的方方面面。

写完之后,李承乾让人连夜送去,这些策论可能说不上太好,也可能放在很多地方也有不适用的。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