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在的位置观测,菱形建筑的侧面是高度超过百米的倒角墙,暗沉的压在探索队头顶,墙壁上剥落的白色外墙覆片掉落在周围,满地都是。
车辆无法再前行了,几个经过抗磁改装的多足探测器灵巧的跳下车,准备钻过骨架间的缝隙进入建筑。
由于运输能力过剩,北极星还带来了一台其它类型的探测器。
“眼线”级多足机器人。
它同样又六条灵活的金属肢体,但比“捕鸟蛛”要大接近一倍。圆形的躯体内装载了更多的传感器和高带宽的发送装置,是专门为纪录而制造的探测器。
它和几台其他探测器一同,灵巧的翻越各种障碍,到达建筑内部。
由于此时整个建筑是倾倒状态,内部的所有陈设都呈大角度倾斜,地面变成陡峭的斜坡,大型的内部空间在坠落时的震动和倾斜中面目全非,看不出本来的样子。
和其它建筑的人去楼空不同,它倾斜的空间底部杂乱堆积着大量的物品,还能隐约分辨出一排排大型置物架的痕迹。
一台“捕鸟蛛”探测器将灯光对准底部的杂物,发现其中大部分都是同一种东西。
轻薄的角质材料似乎是叠在一起,上面刻印着模糊难辨但整齐的符号。
似乎是他们的信息记录工具,这个建筑可能有类似“图书馆”的功能。
探测器试图使机械臂将其翻开,但没有成功。原本富有弹性的角质结构已经被冻脆了,粘连在一起。
北极星只能逐一将表面上的符号记录下来,以便进行比对。
文字解译工程一直在推进,但目前进度很缓慢,这些资料或许会有一定帮助。
其他的探测器分开探索,“眼线”负责对书籍的可识别部分拍照上传,“捕鸟蛛”则负责继续进行探索。
机器人蜘蛛般在陡峭的“地板”上爬行,随后轻轻一跃,在空中缓缓下坠,穿过隔层来到了另外一层,接近建筑中心区域的地带。
与民居低矮的层高不同,“图书馆”的空间相当宽敞,每一层都有六米高。但是此刻出现在探测器眼前的空间,已经不能用“层”来形容了。
探照灯在黑暗中扫射着,看到极远处的弧形穹顶,这是一个跨度至少百米的大型集会所,有球形的庞大圆形,此刻探测器就在其边缘位置。
巨大悬空建筑的内部还存在一个同样巨大的圆形空腔,这吸引了北极星的注意。
大厅原本由四周向中心下降,最低处距离穹顶有15米高,而现在由于建筑整体倾斜了,原本平缓的阶梯变得近乎垂直,给探索造成一些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