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在张小凡加入青云门时,陆渊一切的推测都只是推测,没有证据的推测根本无法拿到明面上,只能作为一个调查的方向去慢慢调查。
不说,也是很正常的。
毕竟,没人会把一个天马行空的想法讲出来,并且要求调查;想要调查,最基本的要求其实是掌握了一定的疑点,并且根据这些疑点建立起一个清晰的逻辑。
以此为方向,才能调查。
而草庙村之事,没有疑点,连凶手的作桉动机都不知道,自然也就没有任何疑点可以被观察到。
另一方面,就算是陆渊知道了,也没办法当众说出来,正魔两道存在着很明显的差异,这不仅仅是立场上的问题,更是人心上的问题。
陆渊把真相公开,无疑就是承认了他勾结炼血堂的事情。
哪怕最终结果是对的,但勾结炼血堂这个魔道势力,调查天音寺这个正道势力,无论对陆渊本人来讲,还是对任何时期的青云门来讲,都是一个极大的打击。
这无疑会成为一个天音寺反击青云门的借口。
因此,陆渊不能亲口承认。
所以,当一切事情都发生后,道玄站在一个客观的角度来反思整件事情,才发觉唯一的出路并不在陆渊身上,而是在张小凡的身上。
陆渊需要一个突破口。
借着这个突破口,才能把一切事情都放在明面上,成为攻击天音寺的借口,一个完美无缺的借口。
可惜,张小凡没给陆渊这个突破口。
或许,陆渊暗示过张小凡。
但人心都是复杂的。
人,总愿意相信自己看到的事。
或者说,哪怕是觉得不合理,也会相信自己调查到的情报,并且根据这些情报查询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这就是人的弊病所在。
所以,从“人”的角度来讲,这件事的责任其实并不应该被堆到张小凡身上,但站在青云门的立场上来讲,张小凡无疑就是这个罪魁祸首!
而青云门之所以到现在还没有惩戒张小凡,原因主要有两个。
第一个,是看在张小凡也是被愚弄的份上,属实是情有可原;第二个,则是看在陆渊的面子上。
无论怎么说,张小凡毕竟是青云道子陆渊的师弟,哪怕陆渊当众叛门而出,甚至连青云门都承认了陆渊青云叛徒的身份,但在私下里,青云门的上上下下,还是对陆渊保持了最基本的尊重。
陆渊所作所为,属实有点自私。
但若陆雪琪不逼的那么紧,相比陆渊也不会在七脉会武上就给陆雪琪一个交代,到最后甚至不得不放弃所有,只为了给当年的事画上一个句号。
这是青云门大部分弟子公认的事实。
也是陆雪琪供认不韪的事实。
因此,在田不易的监督下,在交纳上天音寺完整的功法大梵般若后,张小凡才被放了出来,并能维持住先前的排名,继续成为此次下山的八名弟子之一。
但这个简简单单的处罚,却并不符合同为草庙遗孤的林惊羽的想法,也并不符合田灵儿的想法。
林惊羽对于张小凡的态度,很复杂。
或者说,林惊羽的心情也很复杂。
从情理上来讲,林惊羽无法理解张小凡为什么会隐瞒不报,致使草庙村的惨况在十年后才沉冤得雪。
如果张小凡当时就说了,是不是就不会发生今天这样的事了?
林惊羽在这八天里,时常就会想起这个问题,但每一次的回想,却都无法得到一个答桉。
因此,林惊羽应该恨张小凡。
在林惊羽的心中,最应该去恨的无非是天音寺的普智,其次才是天音寺,最后才是知情不报的张小凡。
林惊羽也确实是这么排名的。
可是,张小凡又是陆渊的师弟。
无论陆渊做了什么选择,但这些年对天音寺的打压,都是肉眼可见的,包括拖着残躯杀上天音寺,在天音寺的山路上竖起二百四十四道石碑……
所作所为,是林惊羽发自内心都要感激的存在。
陆渊也没把真相说出来。
但在林惊羽看来,却没有毛病。
原因其实很简单。
陆渊知道真相,但哪怕这个真相不管己事,也愿意付出行动;可天音寺不仅知道事情的真相,甚至还是罪魁祸首,却隐瞒了十年没说过半个字,哪怕连个迟来的道歉都没有。
两者一对比,高下立判!
所以,纵然是恨极了张小凡,甚至想要再也不认张小凡这个朋友,林惊羽却还是要看在陆渊的面子上,正式的面对张小凡这个旧友。
而无法选择避而不见。
因此,林惊羽对于以田灵儿为首的大竹峰众人,态度才会稍稍缓和,并且礼貌的点点头,以示尊重。
先前上大竹峰发生的不愉快,在大是大非面前是那样的不堪一击,在消息传来后的这三天里,林惊羽仿佛立刻就成长了三岁有余,回头再来看,才发现那些往事都不值一提。
因此,这只队伍的气氛就很古怪了。
张小凡自闭。
田灵儿仇视张小凡和陆雪琪。
林惊羽仇视却也不仇视张小凡,对齐昊这个师兄,以及田灵儿这个大竹峰弟子保持尊重。
齐昊只能从中和稀泥。
常箭是通天峰弟子,保持中立。
陆雪琪是个冰山,虽然没达到张小凡如今自闭的处境,但是管理这支内部斗争不是一般强烈的团队,真是一件令她焦头烂额的任务。
除此之外,陆雪琪还身兼其他任务。
总而言之,完全是一群乌合之众。
哪怕是让陆渊来带,都会感觉到棘手。
唯一的好消息,就是这只队伍里具备了三个指挥者,并且,这只队伍的总人数只有八人,管控起来比较好管控。
可以说,是一个不算优点的优点。
因此,哪怕是当陆雪琪赶到山门口,等待队伍集结完毕后,这种古怪的气氛却依旧没有因为齐昊在中间和稀泥的举动,而产生丝毫影响。
火药味,弥漫在空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