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四章 李氏造船厂(3 / 4)

“争取一年内,再把产能扩大一个台阶,三年内完善原料供应体系!”

李氏家族因为海上贸易的爆发,而积极投身造船业的时候,海上贸易行业本身,因为海上贸易的持续扩大也是迎来了投资热潮。

这一次,不仅仅是有官方资本投身其中,更有民间资本进入其中。

大楚帝国的远洋海上贸易,最开始的时候官方资本其实并没有进入,一直等到了收编了郑芝龙所部后,才相继成立了工业部直属的三大贸易公司,即专门负责南洋海域贸易的南洋贸易公司,负责扶桑方向的东洋贸易公司,再有就是两方面都有所涉及,主要由郑芝龙所部原属船队改组而来的十八贸易公司。

这个十八贸易公司,其名字就是来源于早期的海商集团,即十八芝。

这三大远洋贸易公司,都是拥有武装商船的大型贸易公司,前往扶桑或南洋进行贸易,把货物运输过去后贩卖给当地土著。

还有一部分则是卖给印度中亚等地区的海商,乃至欧洲海商,他们会运输着这些商品前往印度乃至西亚非洲,甚至一路运回欧洲地区贩卖,以赚取高额的利润。

不过,这三大工业部直属的远洋贸易公司,也只是如今大楚帝国海商贸易的一部分而已,此外还有一些传统海商们改组而来的海上贸易公司,大楚帝国官方对这些传统海商并没有采取禁绝的方式,反而是采取了扶持的方式。

因此大楚帝国还有相当多一部分规模或大或小的海上贸易公司,小的可能就只有一艘小福船,而大的可能有几十艘大型海船组成的船队。

自从大楚帝国开放海贸后,国内的海上贸易是日渐增加,不仅仅是自家商船队增加了,外来的海上也多的很。

因为大楚帝国是开放贸易的,连专门对外贸易的港口都划定出来了好多个,同时几乎准许所有国家的船只来贸易。

这个过程里,荷兰人,葡萄牙人、西班牙人最先尝到了甜头,紧接着是已经在印度立足的英国人也开始组织船队过来贸易。

而他们之间的竞争也相当残酷,在南洋海域的时候,大家还比较克制,主要是大楚帝国官方多次以实际行动表示了对海盗的厌恶,不惜发动多次围剿所谓海盗的行动,以保障南洋通往大楚帝国海上航线的安全。

为了避免惹毛大楚帝国海军,这些国家在南洋海域里的竞争还算克制。

但是一旦过了马六甲,进入了印度洋海域,尤其是抵达非洲海岸的时候,那竞争可就大了。

因为这意味着欧洲市场!

最近几年,不少各国商船都在这一海域遭到了可耻的海盗袭击,这些海盗有多少是各国海军船只,那就是仁见仁智的问题了。

一旦被海盗袭击,海商花费重金采购的大楚货物或者南洋香料被掠夺一空不说,连船都被抢走了……

这也是当代海上贸易的残酷性……不仅仅需要和危险的大海搏斗,还要防着同行的竞争,而有时候同行的竞争带来的危险还更大。

这也是大楚帝国的商船,暂时都不涉足欧洲航线的缘故,大多商船只是把货物运输到南洋的几个港口和进行贸易,少数实力强悍的贸易公司,则是开始尝试着把货物运输到印度的几个港口去贩卖。

想要涉足利润最庞大,竞争也最为激烈的欧洲市场。

必然会引发和西班牙、葡萄牙、荷兰以及英国的剧烈利益矛盾,到时候争端可就不是一点半点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