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提高内部粮食产量,一边增加海外粮食输入,再加上尽可能的把增加人口向海外输出。
三管齐下,这就是罗志学给粮食问题定下的解决办法。
第一条政策的效果最大,罗志学估摸着等国内的基础工程再搞一搞,过几年后应该能够把人均粮食提升到两把八十甚至三百公斤的水准。
但是要继续往上涨,那么就比较难了。
在杂交水稻、化肥这两大利器弄出来之前,亩产粮食数量很难再涨上去,哪怕国内持续开荒,让耕地变的更多,但是国内人口也在涨啊……而且涨的还快。
同时国内的可开发耕地也是有极限的,不是说什么地方都能种地的,因此到了一定极限后,想要解决粮食问题只有三个办法:多地、少人、进入现代社会。
现代社会最有意思,到时候你都不用愁人口问题,因为人们会很自觉的降低生育欲望,这是现代社会的多方面综合下来的结果,不仅仅是国内常说的房价问题,人家一票欧美发达国家不存在所谓的高房价问题,但是一样不爱生娃。
这是二十一世纪后的很多国家的普遍状况……
人都没多少,自然不用操心粮食问题了。
多地自然是对外扩张……直接夺取海外领地自己种田可以,也可以通过殖民等方式掠夺海外粮食运回本土。
少人,要么是通过战争或其他事件或特定生育政策来降低人口,要么是向海外输出移民,总之就是要把人口控制在一定数量下。
罗志学选择的是对外移民扩张!
既可以把国内剩余人口输出到海外领地,加强帝国在海外领地的控制,还可以获得海外领地的粮食反哺国内。
这搞着搞着,说不准全球都得变成华夏人的。
一举多得!
于是乎,承顺十四年初开始,随着各项的政策以及准备工作逐步落实后,大楚帝国也开始了大规模的对外移民,由此掀开了一个下南洋的狂潮。
徐东来就是其中一个。
不过和很多因为吃不饱饭,抱着反正都是饿死,不如去海外博取一条生路的移民们不一样。
徐东来其实小有身价,是一个商人,他去南洋不是说为了移民,而是为了去做生意发财的。
十多年前他其实也就是一个普通的农民子弟,不过他运气好,早期就参军征战,参加过国内统一战争,等到承顺八年的时候退役的时候,他已经是上士的军衔了。
并且在服役期间还参加过扫盲班,能够读书认字算数的那种,文化水平还算不错,已经通过了高等小学历考试,获得了学历证书。
要不然他也升不到上士了。
楚军老早就在军内展开扫盲教育,以军官为主要老师,早期为了鼓励士兵学习,同等情况下会优先晋升文化课优秀的士兵。
等到占据关内地区后,更是把扫盲教育和士官晋升集合了起来,不通过文化考试是无法晋升士官的,只有通过了文化考试才能够继续从军,担任士官。
这既是为了提升军队的战斗力,其实也是为了培养大量具备一定文化水平的人群以及基层官员。
因为这些士兵们一定服役期后都是要退役的,而这些士兵们退役后了后如果能够读书认字,对于整个社会的生产力提升将会有巨大的帮助,更能帮助帝国获得大量具备初步文化水平的基层人员。
徐东来就是扫盲教育政策下的获利者,在服役的多年时间里陆续通过了多次文化考试,并且在退役之前通过了高等小学的学历考试。
上士这种级别,而且还有着高等下偶尔学历的资深士官,军内一般都会挽留,这种资深士官都是军内的核心骨干,不过徐东来打仗这么多年也有限厌倦了,所以到了服役年限后选择了退役。
退役后,他也没有和很多退役的同僚们一样选择转业,如果转业的话,以他的资历是可以获得一个巡警或税警的工作的,不过他也不愿意。
他的野心还要更大一些。
接受转业的话,只能是以后平凡的生活一辈子,但是他想要的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