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千秋很懊恼,心里感慨,还是文原吉好啊,他至少还懂得捧哏嘛,只可惜他让这家伙住嘴了。
邓千秋只好自圆自说地道:“这就意味着,市面上的需求大大减弱,需求减弱,则商贾不愿去生产,甚至没有太大的意愿去互通有无。百姓呢……只能谨守着一亩三分地自给自足,富户则将货币藏起来,打算子子孙孙传承下去……”
朱元璋忍不住打断:“这又有什么不好?”
邓千秋乐了:“不好的地方多了,其一:货币不流通,就意味着百姓们更容易陷入贫困。其二,不流通,也意味着官府无法进行课税,总不能将大户人家的宅邸,一家家去抄了吧?”
朱元璋听罢,皱眉起来,道:“难道货币流通起来,就可课税?”
“当然。”
邓千秋很满意有人搭话,虽然这是提出了质疑。
于是邓千秋道:“因为货币一旦开始流通,则会产生需求,有了旺盛的需求,银子就会疯狂的流动,流动的越快,也就促进了生产。”
“我还是不明白。”朱元璋下意识地道。
下头许多人,也是跟朱元璋一样,都是百思不得其解。
邓千秋很高兴,这样的互动课堂才更容易让人把东西听进脑子里,于是他很耐心地笑道:“那就打个比方吧,就说江宁县。”
“江宁县从前什么情形,大家是知道的。可是百户所开始争取商税之后,也开始奉行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如何用之于民呢?修桥铺路,拓宽河道,这些举措,对江宁有着极大的好处,而在这个过程之中,江宁县花钱如流水,还不只如此,所有征募的民夫、壮力,江宁县非但不进行徭役摊派,而是采用雇工的办法。那么,会发生什么呢?”
朱元璋屏住了呼吸,目光炯炯地盯着邓千秋,他清楚,自己想要的答案,可能即将揭晓了。
只听邓千秋道:“如此巨大的工程,需要的不只是大量的人力,还有数不清的物力。这些物力,自然需要大量的采购。那么试问,许多商贾见到了有利可图,会否开始疯狂涌入?这短短数月之间,各种作坊,就新开了七十九家,这就是明证。”
“不只如此,因为码头修建了,河道疏浚了,使得货物的流动更加的快捷。这新开的作坊,又需大量的人力,这么多的人力,他们在衣食住行,又恰好,百户所和商贾们又给他们发放了薪俸,又会发生什么?”
邓千秋继续道:“这会使市场上的需求更加的旺盛!旺盛的需求,带来了工贵,而工贵,意味着更多人手里有了银子,需更多的衣食住行。随之而来的,是江宁县的食肆,增加了一百三十五家;成衣铺,增加了四十二家;车马行,增加了七家。这些新的铺面,必然需要装饰,需要雇工,所需的厨子、伙计、车夫、船夫,这些又增添了新的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