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部堂,那你的意见是什么?”朱翊钧看着站得笔直的高拱问道。
“殿下,臣的意见就是他们要打,我们就陪着他们好好打一场!事情来了,就全力以赴应对。遇山开山,遇河搭桥!”
好一个高新郑!
朱翊钧不动声色地点点头,目光扫向其他大臣:“高部堂提出了他的意见,诸位先生的意见呢?”
目光落在徐阶脸上,他迟疑一下答道:“殿下,臣觉得以稳为重。”
接下来是李春芳,“殿下,臣也觉得当以持重为上。”
陈以勤迫不及待地表态:“殿下,臣反对南北两边同时用兵,过于凶险,于国于民都不利。”
张居正答道:“殿下,此乃兵事,戎政督理处觉得有把握打赢南北两处战事,国库的钱粮又足以应支,臣就觉得可以打。”
朱翊钧的目光在张居正的脸上转了转,又移向胡宗宪:“胡兵部,你的意见呢?”
“殿下,事出突然,臣需要合计一二。正如张阁老所言,督理处和兵部需要推演核算,能不能同时打赢南北两处战事。”
问到李贽,这位官阶最低的太常少卿朗声道:“殿下,臣附议高部堂意见。勇于任事,就是不问事有多少,只问事是什么。”
众人讶然。
大家的意见都问过一圈,高拱的意见最激进,打他丫的,废什么话!
李贽附议他的意见。
陈以勤、葛守礼和刘采坚决反对两线开战。
徐阶、李春芳和高仪持中立,但倾向反对两线开战。
张居正、胡宗宪、王国光等人说是持中立,但倾向于两线开战。只要能打得赢,三线开战都可以。
众人的目光全聚焦在朱翊钧身上。
“北边应战察哈尔部之事,戎政督理处已经商议妥当,军略早就制定,都开始实行,不存在先问能不能打赢再打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