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正中间的地球是重中之重,如果这块模型真代表一种新元素,那么中间的地球就是原子核。
即便是同种元素组成的单质纯净物最少也拥有两个原子,比如氢、氧,即使是结构最简单的氢原子,也由一个原子核和一个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内又有质子分布,如果是同位素氘或氚,分别还有1个或2个中子。
霍华德·斯塔克留下的笔记本后面部分是空白,没有记载这种新元素的内容。
他将原子核的构成情况、新元素由多少个原子构成以及这些原子该如何排列全部浓缩在这块未来模型中。
实物上才有细节,如果拿不到实物,哪怕托尼现在扫描了影像,最多也就能分析出这种新元素由几个原子构成,但每个原子的原子核内质子和中子的数量及核外电子的分布情况却一无所知。
这些细节上的东西全部集中在模型中间的地球仪上。
哪怕托尼·斯塔克现在去斯塔克工业的仓库里找到1974年斯塔克工业博览会的现场布景图,也无法弄清中心处的地球仪上到底有多少个细小的点。
当年建设园区时,中间的地球仪上大概率不会有这些细节,毕竟霍华德·斯塔克没可能把重要的研究成果摆在世人面前整整一年时间。
托尼·斯塔克操作着虚拟影像,将街道、景观、灌木丛、树木、停车场、出入口全部去掉,再利用凉亭作为架构构成质子和中子,最终得到了由一团团空心组成的新元素。
由于地球仪的细节无法扫描,托尼不知道新元素的原子核外分布着多少个电子,有多少层,每一层又排列着多少个电子,电子的带电情况又是如何。
托尼·斯塔克现在只得到一个新元素的空壳。
想要推断出每个原子的具体情况需要大量的时间,比如托尼此前使用的钯元素就有46个质子数,原子核外分布着四个电子层。又比如铀-235的核外电子数为92,其原子核内有92个质子和143个中子。
如果没有核外电子的具体分布情况,就需要一一推导并进行可行性模拟实验,这显然是个庞大的计算量。
作为能替代钯元素成为冷核反应堆原料的新元素显然也是个结构复杂的元素。
如今托尼·斯塔克连原子中具体有多少质子和中子都不知道,哪怕核外电子层数同样是四层,每层该分布多少电子,一共有多少电子,统统要进行复杂的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