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京工院这边,王教授从一大早,便收到了几百份转专业的申请,都想去软件工程专业学习。
看着堆积如山的申请,他无奈地叹了口气,起身准备去找钱树言商量该怎么招生。
上面的要求是招300到500个人,听着多,但12个学校一分,每个学校最多仅仅只能招41个,他们虽然多一个,但也只有42个名额。
十几比一的入选率,属实是有点夸张了,而且这些可都是通过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进来的顶尖人才啊!……
半导体研究所。
吴有望的办公室中,李暮正和两个所长喝着茶闲谈,说的正是最近在全国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软件工程专业教育试点的事。
王绶觉笑道:“这个软件工程要是搞得好,李暮你又拓展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教育领域啊!”
“您说笑了,我就是个甩手掌柜,教材能够完成编撰,都仰赖与其他人的帮忙,岂敢居功。”李暮喝了一口茶水,笑着摇了摇头道。
两天时间,文教部那边便将教育试点的工作搞得热火朝天,也有点出乎他的意料。
现在所里不少的专家和教授,每年研究之余,都要轮流抽出空去学校讲课,年轻的研究人员亦不例外。
吴有望看着李暮谦虚的样子,笑着道了一声“你啊”。
两人都知道他谦虚,也没有多说什么,而是继续聊起研究的事情。
他们三能这么悠闲地在这里喝茶,说明所里的研究目前还是比较顺利的。
王绶觉笑道:“你还别说,杨天形、周溪令和苏东莊他们三个还真的天赋不错,上手的很快啊,网络组这边,我看交给他们完全没问题。”
“接下来要搞网络交换机,我看可以交给他们试试,说不定能给我们一些惊喜呢。”
“当然,我可以‘偷懒’,你可不行,要盯着点,不能让他们的方向跑偏。”
他的语气中满是对杨天形三人的欣赏。
“这是当然,不过我还是想先看看他们自己的想法,不能什么都按照我给的来。”李暮微微颔首道。
这三个后世的大佬,确实天赋极佳,很快适应了网络组的工作,甚至偶尔还能“初生牛犊不怕虎”地和他辩论。
他觉得这是件好事,一个研究团队,在确认大方向的时候,是要拧成一股绳,只允许有一个人的声音。
但在研究的过程中,却需要不同的意见,才能推动整个项目地前进。
……
三人只是趁着中午的时间小歇片刻,喝完茶后,便很快各自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开始研究工作。
网络组那边的网络交换机研制任务虽然交了出去,但第二代超算的其他三个项目组,仍旧有不少问题需要李暮继续解决。
存储器那边,动态存储器的几个技术难点已经基本被解决,剩下的就是制造的问题。
第二代超算要用到的存储器数量以万为单位,不可能全靠研究人员手搓,需要搞出一条生产线来解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