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郡的郡府清水城处于盆地极东地区,属于边城,从这里再向东,就可以离开盆地去往伏魔山脉以外地区。
清水城依山口而建,南北两侧各有崇山峻岭作为天然屏障,有两条巨大城墙横亘在两山之间,一条是外城墙(东城墙,另一条为内城墙(西城墙,城墙高越百丈、长逾二百里,均由一丈见方的大青石构建而成,墙面青苔斑驳,彰显着岁月的沧桑。
东城墙外有一条护城河,河宽千米其深不知,一座千米长、几十米宽的吊桥横跨河面,连接着山外之路。
桥分十段,每段桥面均有绞索与城墙上的巨大绞盘连接,处于随时可以绞起状态,以备战时之需。
清水城依天险而建,墙高河阔、城内囤粮无数,属于易守难攻之地,是盆地平原的第一屏障。
两千年前的小动乱时期,清水城被异族大军所攻伐,十年而未破,于是一战成名,人族将此地称为一“桶”江山,异族则称之为泣血之地,“桶”的意思是清水城坚如铁桶。
两墙之间才是清水城区,整个城区布局规整,三十条南北道路与三十条东西大街,将城区分割成无数个小方块。
大街宽阔而古老、笔直而通达,街与街彼此间距均为四公里,这就使得每个小方块面积均等(十六平方公里。
帝国成立之初,清水地区本无城,别说城了,连个镇子都没有,及至建国百年,开始规划整个清水地区,欲将其建设成东部屏障以抵御外族入侵,于是清水城从无到有,从无到有的好处在于统一规划,统一规划的好处是整个城区整齐划一。
于是乎,清水城的所有街道走向均为正南正北或正东正西,就连街道名称也是用编号排序来表示的,故而行人从不迷路,很容易知道自己于城中所处位置,如五路十三街、七路十五街、二十九路八街……
城中央有个长宽各十六公里的大广场,而郡主府便建在广场中央的平台上,平台之高出乎意料,要攀登两千个台阶才能抵达郡府。
郡主府比城区高出五百多米,此平台原本是座山,初建清水城时开山取石,生生的将一座高山开凿得只剩五百米高度,相当于一座高山被人拦腰斩断,搬运下来的山石用来建设城墙、小个碎石用来铺路,正所谓物尽其用。
郡主府建在半座山峰之上,该建筑恢弘大气、红墙绿瓦、宁静而庄严。
承载郡主府的山峰底座亦被休整得如同花园一般,
是该铺石的地方铺石;
该栽树的地方栽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