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开天辟地,通天学院(二合一)(3 / 4)

如果学院的地点,最终能够选择在京都。

那也就意味着,他们还占了地利。

天时地利都占全了,就算范斌是那个学院的校长,他对学校的影响力,也还是会受到限制。

再加上,京都里都是些聪明人。

有他们在京都里守着,再从生源上动动脑筋。

范斌辛苦一番,最终可能做个无用功。

只是这位大臣一说完,陈萍萍和庆帝,不约而同的眯了眯眼。

那位大臣的想法虽好,但他疏忽了十分重要的一点。

为什么庆帝没有独断专行,直接下命令。

说直白一点,还不是因为实力不允许吗?虽然庆帝身后站着整个大庆,但在大宗师这个层面的较量中,整个大庆的份量,也不是那么重。

所以实际上,庆帝跟范斌是站在同等位置上谈判的。

范斌的提议出来以后。

庆帝不得不给范斌面子,所以庆帝只能答应。

但与此同时,庆帝也可以提出一些要求。

就比如说陈萍萍提的这个,在学院前面挂上皇家二字。

范斌只要不想撕破脸,他就抹除不了这两个字的影响力。

庆帝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只要在那些学子心中埋下种子,接下来他们只需要等待合适的时机,让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就可以。

虽然不能完全消除范斌的影响力。

但绝对可以极大的遏制范斌,让范斌没有办法完全掌控整个学院。

但是现在,有人多提了一个。

那结果可就完全不一样了,这相当于他们多迈了一步。

范斌自然也可以迈一步。

“留在京都,未尝不可。”

范斌先是答应了那位御史的请求。

学院留在京都,少不了受到层层制约。

范斌让步了。

但他让步的原因,并不完全是出于利益交换。

主要是范斌也觉得,学院留在京都更方便。

儋州终归太偏僻了。

真要是在那里建立学院,能够吸收的好苗子,肯定不会太多。

这是没有办法回避的现实。

京都就不一样了,这里不管是人口还是经济,都不是小小儋州可以相比的。

如果这时学院已经发展起来,名声打出去。

那倒无所谓。

天底下所有学武的狂徒,都不会放过进入学院的机会。

但是现在,学院寂寂无名。

在哪里建立,将直接影响学院的建设速度。

选择京都,整体来说还是利大于弊的。

而且范斌也觉得,这个选择庆帝和大臣们更容易接受。

他们都不是傻子,他们自然能够看得明白,学院带来的各种影响。

这样一来,学院在儋州,和学院在京都,对他们而言可就大不一样了。

范斌能够答应这一点,满朝文武都觉得心中安慰。

与此同时,也有一些直觉敏锐的人,惊讶的瞪大了眼睛。

他们总共提出了两个要求。

范斌直接绕开了第一个,选择答应第二个。

这意味着什么?要知道陈萍萍的那个提议,庆帝虽然没有首肯。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