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们喜闻乐见,愿意四处传播,便会慢慢成为深入人心的真理。”
“现在有了滚筒式油印机,孙儿便想用用它来举办报刊,在上面刊登书籍,戏文,故事,吸引大家观看。”
“再从中传播圣贤的道理,宣扬国策,宣扬律法,使人人皆知,个个传诵。”
“百姓们也可以借此读书识字,使他们学的知识,不至于很快遗忘。”
“此举利国利民,还望皇爷爷恩准!”
事实上,这个时代的老百姓,虽然文盲很多,但更多的是半文盲。
特别是男子。
大多数百姓家庭,哪怕家里很穷,也会想法设法让儿子去私塾读几天书,认识几个字。
这种层次的文化知识水平,因为实在太低,在实际生活中,除了认得自己的名字,会写自己的名字之外,几乎没有太大的用武之地。
但正是这些人,他们喜欢看戏文,喜欢听说书先生讲故事。
他们会成为办报刊最忠实的读者。
后世有伟人总结,要掌握一个国家的政权,最关键是两项。
一是“枪杆子”,二是“笔杆子”。
“枪杆子”即武力。
这一点,朱允熥无须担心。
他的身份,意味着天生就有勋贵武将的支持。
尽管打了蓝玉耳光,打了常升板子,但他们都不可能背叛他而转投朱允炆。
他们还是会支持他的!
朱允熥所要忧虑的,是如何训服他们,让桀骜不驯的武将勋贵乖乖听话,而不是担心他们支不支持的问题。
笔杆子,实际上掌握在朱允炆的手中。
无他,文官集团都支持朱允炆为储君。
尽管武将勋贵集团在朝堂上权大势大,但读书人仍然掌控着天下的舆论。
没办法,这是文官集团天生的优势。
笔杆子在他们的手中,舆论自然也站在他们那边。
比如朱允熥几日前在朝堂上自请立为储君,到如今便被读书人编排得一无是处了。
骂名正滚滚而来。
朱允熥虽然并不在乎,却也不能一直坐视不理。